导致大学生亚健康主要有哪些因素,大学生亚健康的表现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5:11:33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52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第1篇: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近年来,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已越来越成为关注的核心,随着就业、学习和情感等各方面压力的加大,大学生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已经多到数不胜数。亚健康虽然算不上疾病,但它却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免疫力功能严重下降,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预防和消除亚健康已成为21世纪的一项重要的预防保健策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有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整理,以获得对问题的认识。

  1.2.2逻辑分析法

  对所获取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进行分类与比较,对相关文献材料的内容及各种信息进行探讨总结和理论分析。

  1.2.3访谈法

  对该文中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与防御措施在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向相关教师进行访谈,搜集信息,获得相关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亚健康状态概述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ZhaoSheng.Net

目前全球亚健康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危及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大学生这个特殊人群中表现最为突出和普遍。

  2.2大学生健康状况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第一,很多大学生缺乏健康意识,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健康,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状况良好。第二,体育运动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学生喜欢在宿舍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宅”的生活习惯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呈现出了运动不足和健康状况的下降。第三,大学生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养成不吃早餐,喝水不足的坏习惯。第四,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盲目减肥的状态。通过不同的措施来进行减肥,为了追求好身材而盲目减肥,对身体的发育及以后的骨骼发展都有一部分的危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2.3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2.3.1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生活在由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而成的社会因素之中,包括家庭、朋友、同学及老师等。由于现在处于信息发达、就业形势严峻和社会竞争造成的危机感、风险感、失落感严重的时代下,大学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心理压力,人际交往冲突而造成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家庭关系和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和重大事件的变故使人的精神和体能超负荷处于紧张状态,长期的社会压力导致亚健康的产生。

  2.3.2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个人最亲密的社会群体,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融洽,缺乏责任心,或父母文化程度低,期望过高,父母离异,单亲家庭和父母健康状况不良的大学生,所承受的学习和社会的其他压力一般都高于非单亲家庭和父母健康状况良好的大学生,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矛盾、身体健康状况突然变差、发生重大事件变故都是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必不可少的原因。

  2.3.3个人因素的影响

  身体上,对于一些问题没有好的方法来处理,照顾不好自己的身体,没有充足的时间来休息,不能按时吃饭、睡觉,造成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上,对于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产生胆怯心理,没有信心,不能勇敢面对,在大学阶段不敢迈入社会,并不能处理好自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大学生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不知道上学对自己的意义,导致自己没有很好的心理,产生压抑、自闭、不敢接触人与社会的压力,从而导致亚健康的产生和不断地向恶性发展。

  2.4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预防措施

  2.4.1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加强學生对于健康的思想意识,使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发自内心地喜爱体育运动。在课堂中,对学生时刻灌输体育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大学生健康意识,形成运动理念,养成运动习惯,从而在大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2.4.2学校应明确教育责任,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活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已不像中学时期,生活井然有序,生活内容和方式简单。到了大学生活,学生已开始慢慢接触社会,所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渐渐加入了社会风气和习惯。在大学的舒适、散漫的生活节奏和社会风气的吸引中,学生越来越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虽然表面上可能无法表现出疾病状态,但其实身体的各项运动技能已经慢慢下降,身体状态也已经进入“亚健康”状态。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来应对这一问题,防止这一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因此,学校就应该发挥作用,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帮助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其身心同步发展,帮助学生更独立、更健康、更有规律地生活。

  2.4.3社会提供更多的适合大学生锻炼的健身资源,满足大学生健身锻炼需求

  大学生是社会团体中的一小部分,大学生的发展会对社会的发展有所影响,因此社会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社会应充分给予大学生必要的健身资源和健身途径,从而保障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对于大学生相应的需求,比如,大学生的工作机会需求、社会适应能力需求、体育需求,其中体育需求最为基础。大学生是个基层群体,身体素质是保证其他事情的必要前提。

  2.4.4加强舆论宣传,形成良好的健身锻炼氛围

  在当今社会,舆论力量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媒体舆论对体育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意识到健康的积极意义,大学生对健身锻炼的意识有所提高,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良好的健身锻炼氛围。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工作以及社会生活付出了相对较大的精力与时间,从而忽视了自身身体健康,导致身体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后备人才,对于自身的健康重视程度不够、运动不足和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导致大学生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3.2建议

  (1)对于大学生的亚健康,我们首先应该从教育入手,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2)在社会上,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减少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健身的场地和资源。

  (3)加强对于亚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使得能够在大学生周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氛围。

  作者:卢洋

  第2篇: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历来重视音乐与人生、人与社会关系。与西方音乐追求对比和矛盾冲突、斗争相比,中国传统音乐千百年来始终崇尚的是“和”,这与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有着直接关系。在中国古代,“乐”从一开始就是与“礼”捆绑在一起,作为反映为“礼”的封建等级制度的调和剂而存在。“礼”强调的是“异”,而“乐”强调“和”,“乐”之“和”就是为了消除由“礼”之“异”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使人们在“乐”的熏陶中心甘情愿的接受“礼”的制约,从而达到“音和—心和—人和—政和”的境界。要达到上述目的,不论是在音乐创作、表现还是接受活动中,中国传统音乐向来以“中和之美”为最核心的标准,作品意蕴大多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崇尚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即便在当今社会,以“和”为美的中国传统音乐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当前在高校中,大学生由于遭遇失恋、学业和就业压力以及家庭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容易引发压抑、焦虑、孤僻、自卑、嫉妒、过度愤怒等不良情绪,直接导致亚健康心理状态的出现。①关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究其本质也是一种“失和”的心理状态。本文要探讨的是通过以“和”为内涵的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施以心理干预治疗,使得他们的内心由“不和”转为“和”,即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来改善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五音疗疾

  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阐述了五行音乐治疗的原理,把五音和五行、五脏相配对,并指出了其间的对应关系,以此作为防治疾病的依据之一。《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载“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羽为水音通于肾。”阐明五音与五行相应,与五脏、五志相连。在此理论基础上,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角调音乐具有木气的属性,能防治气的内郁;徵调音乐具有火气的特征,有利防治气机的下陷;宫调音乐具有土气的特性,以利防治气的升降紊乱;商调音乐具备金气的特点,以防治气的耗散;羽调音乐为水气的体现,利于防治气的上逆或过分上炎。《皇帝内经》中还记载:“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这说明不同调式的音乐不但对人体的脏腑有相应的影响,还可以调节人的情志。根据中国传统医学,五行、五音、五脏及五志的对应关系如下:

  实际上,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是因为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的、协调振动的系统所组成,诸如:大脑的电波运动、心脏的搏动、肺部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的神经活动等,都是有着一定节奏和频率的。当有着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器官的振动节奏相吻合时,就能够产生同步共振作用,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根据以上理论,对于大学生的各种亚健康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音乐干预治疗。如“过度愤怒”在五行中属“木”,这类人性格耿直,但是遇事不冷静,容易发怒。对于这类学生,应多听角调式音乐,如《月儿高》,此类乐曲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能让人心境趋向宁静平和,缓和暴怒的情绪。自卑的人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失去信心,可以多听徵调音乐,如《紫竹调》,《百鸟朝凤》等乐曲。徵调音乐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能使人奋发向上。“压抑”、“孤僻”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又不愿与人交流,因此不良情绪长期累积于心形成抑郁,多造成食欲不振。这类人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良宵》,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能使人的思绪得以排解,恢复旺盛的食欲。“焦虑”属于五行中的“水”,这类人总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应多听羽调式的音乐,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柔美,如大自然中的行云流水,能够平和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推荐乐曲《阳关三叠》。“忧伤”、“悲哀”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们悲痛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可以先通过商调式引导排遣。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如《春江花月夜》等,能使人及时发泄心头悲痛,防止悲伤的情绪压抑于内心而产生抑郁。当患者能够畅快淋漓地哭出来之后,则可转听徵调式音乐,如《百鸟朝凤》,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使患者摆脱悲伤与痛苦。要说明的是,以上推荐乐曲中有部分乐曲并不只有单一调式,而是多种调式交替,所以在选择乐曲的时候可以根据接受者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耿元卿博士以该校22名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予以五行音乐进行干预。试验音乐选用台湾风潮唱片公司出版的《易经五行疗效音乐》,根据实验对象的心理亚健康的表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并开出音乐处方。试验结果说明,五行音乐能有效地控制不良情绪,显著改善焦虑、抑郁等心理亚健康状态,甚至对消化不良、睡眠障碍、疼痛等躯体亚健康症状的改善也有良好的康复作用。其中,发生显著改善的包括“焦虑”、“抑郁”、“强迫”的心理亚健康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01;“偏执”因子得分也较干预前有所降低,P<0.01;“躯体化”、“精神病性”、“敌对”、“恐怖”因子得分较干预前也有降低,P<0.05。

  二、情绪引导

  针对不同的亚健康心理,对大学生采用传统音乐治疗,是单纯通过听音乐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它与一般欣赏娱乐性音乐有原则区别。它是根据患者所患心理疾病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音乐对患者进行情绪引导,使人体机能和心理得到相应的治疗,可治疗情绪不安、精神抑郁、神经衰弱、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症。选曲原则,既可以用“正治——情绪疏导法”也可以用“反治——情绪中和法”。

  “反治——情绪中和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即采用与听者情绪相反的音乐使其过分的某种情绪得以中和。在中国古代,人们都认为古琴音乐平和悠远,能调畅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欧阳修在《送杨寘序》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在文中欧阳修自述曾经患有“幽忧之疾”,多方求医无效。后来欧阳修向好友孙道滋学琴,只要抚弄琴弦,投入到琴声中去,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觉间抑郁症竟痊愈。宫音属古代五声之一,归脾,脾主思,思可解忧,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故以宫音醒脾而解忧为最佳。因此,在治疗大学生亚健康心理时,我们可以采用与听者情绪相反的乐曲来中和其过分的情绪。如让情绪过于兴奋者(如易怒、失眠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使其过于兴奋的情绪得以中和,恢复平静。或是让情绪萎靡不振者(如抑郁症患者)听欢快活泼、情绪明朗、令人振奋的乐曲,使其低糜的情绪得以中和,恢复积极的心态。

  此外,“正治——情绪疏导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传统医学在使用音乐进行情志治疗时,认同“物极必反”,即某种情绪在音乐的支配下,达到顶峰时,会出现一个向相反情绪转化的时刻,而这一时刻,正是患者感到畅快的时刻。如辽代契丹族医生耶鲁敌律,对宰相夫人(枢密使妻)的顽疾怪病(沉疴),认为是“心有蓄热,非药石能及,当以‘意疗’,因其聩,聒之使狂,用泄其毒则可。于是令大击钲鼓于前,翌日果狂,叫呼怒骂,力极而止,遂愈”(《辽史·耶鲁敌律传》)。对于这种蓄热,要使它发泄出来才能愈,就布置行军的钲鼓,大击大擂,造成令人难耐的噪声,激怒患者发狂,将患者推向极端,从而通过声音发泄震荡,吐出怒气。从心理动力学观点来说,使气得以发泄而治病。泄出心中蓄热,病就好了。因此,在面对亚健康心理的大学生时,我们可以采用与其情绪相同的乐曲,帮助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让悲伤抑郁者听大悲的乐曲,激起他强烈的情感共鸣,能够促其大哭更好,使听者将积郁于心的忧伤情绪全部释放出来,从而带走悲伤。或对过度兴奋者(失眠、易怒、暴躁者)给予以振奋的音乐,使他更加兴奋,稍许,待他情绪宣泄殆尽感到疲劳时,再抓住时机给以有镇静效果的乐曲,最终使其亢阳兴奋的状态得到化解,气血回复平衡,心中平和自然显现。

  结语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也给予了严格的定义:“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不正常的现象存在,进而还指每个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会行为方面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态。”从这个定义可见,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了三个部分:没有疾病的身体、以愉快为主的心理状态和能够承担自己的角色责任的行为能力。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危害性多年来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很多情况下心理亚健康状态对他们的影响比躯体疾病要大得多。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个象霍金、张海迪这样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但却能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做出卓越成绩的事例,但对一个心理亚健康状态者而言,却很难指望其能够有所作为,甚至无法正常学习和工作。有研究显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辍学、失业、失恋、家庭矛盾、离婚和人际关系纠纷等生活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心理亚健康状态。但是大多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改善的。据统计,30%多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者经过一般的心理咨询就获得有益的改善,70%多的心理亚健康状态者经过系统心理治疗走出了心理痛苦的阴影。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明确指出了音乐对于人的心理疾病的疗效有时候甚至强于药物治疗。中国传统音乐本身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和”的特质,对于“失和”的亚健康心理恢复“平和”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我国传统音乐和医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广大音乐教育者和医学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作者:蒋迪

  第3篇:浅谈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态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强烈,能否处理好各种矛盾,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及社会适应状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据教育部对15.3万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近38%的大学生有体虚、脱发、易疲劳、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睡眠质量差、情绪不稳定等亚健康状况。总之,高校每年因承受能力差、情绪脆弱、神经衰弱等原因退学、休学的学生不断增加,轻生现象也时有发生。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1、身体亚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亚健康往往首先表现在个体的身体上,即身体亚健康。身体体亚健康总的特征是持续的难以恢复的疲劳和周身不适,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不支、头痛、困倦疲乏、虚弱、、胸闷胸痛、机能下降、功能失调以及月经周期紊乱,还可表现出睡眠障碍。

  2、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

  突出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差和人际关系不稳定,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使个体不能融入群体,不能获得群体的援助,出现孤独、冷漠、猜疑、自闭以及行为偏离,还可能诱发种种身心症状。

  二、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

  1、缺乏体育锻炼

  年轻的资本、惰性大,无规律、不良的生活方式,繁重的学习负担,现实的竞争与压力等等诸多因素,使得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时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不够,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2、体力诱因

  目前,进入高校的学生是多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在家中营养过剩、以我为中心、在家受保护过度,一旦远离父母和家乡,加上气侯、饮食等不适应,总感到每天活得很累很烦,使人产生疲倦、乏力以及不愉快的感觉,长此以往,亚健康状态便会产生。

  3、脑力诱因

  有些高校学生长期潜心苦读,甚至挑灯夜战,脑细胞产生疲劳,人的头部虽只有整个躯体的二十二分之一左右,但它所消耗的氧和营养却占了人整个身体的四分之一,由于阅读和书写用脑时是站着或坐着,在较长时间内血液要源源不断地向大脑供应营养和氧气,再不断地将脑细胞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又通过血液带走,如果时间过长“供”不足而“废”有余,就会出现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这种状态长期得不到调整或改变就会出现亚健康状态。

  4、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迫使他们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精神压力日趋增大,再加上目前高校扩招导致的校舍紧张,学习、活动空间相对减少,空气污染严重,容易使人烦躁、心情郁闷,这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压力过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5、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当前,很多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按时吃早餐甚至不吃;有一些女大学生为了保持身材,不吃主食,只简单地吃些零食,导致她们营养严重不足;还有部分大学生有不良的生活嗜好,喝酒、抽烟,自控能力不强,学习、生活没有规律,导致他们的睡眠严重不足。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亚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

  1、增强体质,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

  现代社会对人的健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强呼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身体协调发展,体态端庄,提高健康水平;在户外锻炼还具有保健作用,体育锻炼的保健效能,在某些方面比药物更有效。同时,还能使大学生了解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紧张

  大学生学业任务重之压力大,使心理紧张度增加。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能促进大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在运动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

  3、有效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运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情感上的“渲泄口”,运动可以转换他们的这种情绪,每一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压抑、不满、怒气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将它压抑下来,必将对身心造成伤害,体育运动能使这些不良情绪得以渲泄。通过运动升华与转移某些不良的情感,从而改善情绪的亚健康状态。同时,由于运动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腺素分泌增多,这就使人觉得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4、修正行为举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此外,体育运动本身是有章可循的、有规则约束的社会活动,参加者必须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同伴,在运动过程中,伴随有激烈的、对抗的竞争性特征,参加者会努力地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而对锻炼者的社会适应有所帮助。

  作者:韩志

  第4篇:定向运动对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研究

  现阶段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现在很多省份中考体育加试的成绩也占比中考成绩比较大的权重,例如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中考是体育的成绩就占40分,要知道作为中考生与考生之间是以零点几分在中考排名中就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因此,在基础教育中,体育受到空前的重视,那么做为普通本科高校体育工作者来说,让学生养成运动终身体育的运动习惯就更加的关键与迫切了。

  如今,大学生中疾病比不是常见现象,但是“亚健康”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是一种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如果转换的好可以使人回复健康的状态,相反则是处于一种疾病的状态。在医学上称其为“灰色状态”或第三状态,其表现形式多样,如:浑身无力、容易疲倦、思想涣散、坐立不安等。这其中的应该特别指出,“疾”与“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疾”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亚健康的一种表象,“病”则是由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况转变而来,因此,应该特别重视亚健康状态的问题并运用体育运动的理念来加以影响,让处于亚健康状况的大学生身体向着好的方面去施加影响,并快速摆脱亚健康状况这种状况。

  作为体育工作者应该在纷繁复杂的体育运动当中找到一项比较适合在大多数学生易学,易于开展的项目,还有具备很强的趣味性。定向运动就是这样一项适合大多数人开展的项目,在吉林省的部分高校中已必修课的形式或选修课的形式已开展了很长时间。改善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也起到了很好作用,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1)通过在对长春财经学院的调查问卷采样中不难看出,大二、大三中的学生处于亚健康状况的人数很多,表现形象来看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状况中非常喜欢运动为8人占比22.86%、喜欢运动有12人占比34.29%、一般的有13人占比37.14%、不喜欢的1人占比2.86%。从占比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有运动的意愿,但是有些盲目或者说有些从众,看到大家跑步,你也跑步。但是有一些先天性疾病的人则不适合跑步等剧烈的体育运动,还有就是练习的强度要适中且不易过小,太小则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定向运动则可以做到根据人体的情况设定适合个体的运动处方来缓解和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中还显示,对运动后的体会则大多数学生反映是很累或是有点累,少数同学认为第二天还是很累或是不累。调查中反映的情况则是之间大,两边小的情况,这也印证了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当中身体还是处于这样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况。再有就是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上也有差异也十分大,多数人是属于心血来潮的类型,没有持续锻炼的意愿和表现,极少进行持续的锻炼。定向运动的参与者不仅要有识图能力,还要具备充沛体能,这就要求大学生应持续的参加体育锻炼来不断增加体能。开始练习觉得很难,但是在定向运动中获得了乐趣后,就会自觉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来,这也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很大帮助。在调查中,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对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有着强烈的愿望,也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健美减肥,有极大帮助。

  另一个方面,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也是亚健康状况的成因,如转换不好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后果。在35个采样问卷中,大多数学生没有出早操和按时吃早餐的习惯。大多数过于依赖手机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从而影响睡眠质量,造成内分泌失调。但是,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健康问题还是很担心和关注,只是没有真正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项目。分析产生的原因是现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还是喜欢猎奇的心理,定向运动则是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

  (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中存在诸多的亚健康问题,针对这些亚健康问题的突出特点。用定向运动的方式来对处于亚健康状况的学生进行干预,让亚健康的身体状况向好的方面去发展,不要让亚健康转换成为疾病的状态。定向运动是科技体育的基本组成成分,也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形式。定向运动要求参加者以徒步、奔跑相结合,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事先地图上标注的地点顺次到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赛程。通常意义上来说,一条标准定向路线由起点、终点和中间一系列的点标组成。定向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一般,可在校园、公园进行,也可在野外场地进行。国际定向联合会按照运动模式,将定向运动项目分为徒步定向、山地定向、滑雪定向以及轮椅定向等。在几项定向运动中徒步定向组织形式简单、大众化、局限性小、开展最为广泛运动。该文的研究将会给定向越野提出研究新思路,为定向越野在高校体育教育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3)总之,定向运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现代化科技体育项目,可以承担起对亚健康这个第三状态向利好于学生方向发展的重任。因此,在高校中大力开展项目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无疑对人的健康有极大帮助,同时对大学生的不健康状况有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定向运动的参与度更高,成本更低,可以让更多的人从室内走到户外,让人享受到户外运动的给身心带来的身体的愉悦。同时定向运动也肩负着向学生传授户外生存知识和军事基本技能的重任。

  作者:陈雪松

  第5篇:吉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如今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中的各类群体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许多群体中普遍存在了亚健康的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世界70%的人群都面临着亚健康,其中中国亚健康的状态也不容乐观。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建设发展的后备力量,在校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将会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校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许多大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认识和面对亚健康问题,长久以来将会导致亚健康转化为各种疾病,各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甚至还会导致一些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1吉林省大学生亚健康概述及现状分析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疾病和健康的第三种状况,不同阶段将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躯体、社会等不适应症状的非疾病非健康的状态,亚健康状态在临床常常出现“多疲劳、少反应、少活力、少适应”等症状。亚健康患者常常会出现头昏、乏力、疲劳、失眠等身心失调而导致的异常现象,严重地将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巨大反应和变化,比如:食欲不振、情绪低落、暴怒易躁、健忘、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亚健康状态将会发展导致一系列疾病,将会严重影响和危害个体、家庭、社会。结合WHO的健康理念和我国的临床实务,将亚健康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总体亚健康。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身心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状态,具体表现为身体不适、心理异常、社会关系处理困难等。(2)生理性亚健康。由于过度压力、多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头昏、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等身体异常状态。(3)心理性亚健康。由于外界因素而导致情绪低落、焦虑躁动、孤独、萎靡等状态。(4)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精神紧张、极易敏感,常常出现社会性行为退缩,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活动。

  通过对吉林省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亚健康现状,调查发现:认为自己健康的渣比37.7%,42.5%的认为自己处于轻度亚健康,其中18.4%的认为自己处于中度亚健康,重度亚健康的人占比约为0.9%,不健康占0.4%。可以看出,绝对多数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处于轻度亚健康和健康状态。为了进一步分析吉林省在校大学生总体健康状态,按照文理科、性别、年级等类别进行分层次分析。分析发现,理科生的健康状况总体来说不如文科生,患有轻度亚健康的理科学生人数明显多于文科生,调查者中患有重度亚健康只有理科生,因此,老师、家长等各方需要着重关注理科生的健康问题。其次,总体来看,男性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也不如女性。将调查的大学生按照年级来分类,可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中大四的占比最高,高年级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均不如低年级的学生。

  2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2.1睡眠质量

  睡眠不好往往是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之一。人体通过睡眠来实现自我调节,如果忽视这个调节的关键环节,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睡眠质量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相对较差,然而缺失的睡眠又难以补回来。大多数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较好,认为睡眠质量非常好和一般的大学生人数差不多,小部分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差,认为自己睡眠质量极差的人数占极少数。处于重度亚健康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在入睡睡觉、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等方面均表现得相当差,与轻中度亚健康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2.2学业压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业压力也是影响其亚健康状态的因素之一。如果在校大学生感觉到专业前景不太好而觉得前途迷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精神高度紧张、极易敏感、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自己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激情,逐步形成自卑心态、自我封闭、抑郁、焦虑烦躁、人际关系不好等问题。长期以来,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身上将会出现不同的负面表现形式,极大地影响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2.3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来源是靠自己的收入,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依赖于家庭。吉林省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在700~1400元,1400~2800元的也占到一定比例,700元以下和2800以上的大学生极为少数,因此,吉林省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还是在1000元左右。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占比较少,大部分学生用于体育方面的费用都在300元以下,说明大学生不够重视体育,缺乏一定的体育运动极易导致亚健康状态。

  2.4体育运动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最佳的阶段,是否经常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存在密切关系。大学生均会认同体育运动,只要进行适当引导将会有效地预防亚健康。通过观看比赛转播、浏览体育新闻网站、收听广播、观看报纸和杂志等多种方式来间接地参加体育活动,也能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大部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0min,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较低,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比较丰富,包括跑步、游泳、篮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运动。

  3大学生亚健康干预对策研究

  3.1合理安排作息、科学调控情绪

  睡眠质量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状态,所以大学生需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同时,规划好作息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做好学习和健康的平衡。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当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时,通过积极的心态和不同的改善措施,让身体能得到充足休息,睡眠有利于改善亚健康状态。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激情的,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大学生充分感受着校园生活的快乐和美好,从而排除孤独、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学校除了保障硬件条件外,还需加强软实习的建设,通过各种方式创造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3.3合理使用生活费

  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学生的生活费和消费理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合理的生活开销,往往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导致学生恐慌和自卑的心理,将会导致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学生应该合理规划,充分利用自己生活费,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减少亚健康出现的概率。

  3.4加强体育活动干预

  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充分了解运动的意义和更多地关注亚健康,同时介绍各种运动的技巧,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更多地组织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体育比赛和活动,推广阳光体育运动,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高校制定一系列的体育锻炼的计划并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适当地将体育锻炼纳入学生的评价和考核中。

  作者:陈国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