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行腔是啥,以字行腔吟诵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0:19:28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18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引言  对“以字行腔”的说法笔者早有耳闻,但是对“以字行腔”的重视是从聆听了冯宝宏老师在星海音乐学院的声乐讲座“冯宝宏——《以字行腔》声乐专题讲座” 开始的。在听了冯宝宏老师的讲座后,笔者认为冯宝宏老师对“以字行腔”的理解和运用是最直接、最准确的。虽然“以字行腔”原本讲的是“以中国字,行世界腔”,但是笔者认为,中国的民族声乐、甚至是中国戏曲所讲究的“读字”的方法或多或少都与“以字行腔”有同工之处。“以字行腔”在民族声乐教育中需要有取舍,需要有针对。笔者在本文中尝试用“以字行腔”的方法来阐述中国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中“字”的问题。  一、“以字行腔”的提出与发展简介  (一)“以字行腔”的提出  “以字行腔”的概念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应尚能先生最先提出并推广的。应尚能先生是我国以欧洲传统唱法教授中国学生的最早声乐教师之一。应先生在回国后就潜心研究用欧洲的唱法演唱汉字,为此他创作过大量以中国汉字为歌词的声乐作品,著有《我的声乐教学经验》、《以字行腔》等专著,在《以字行腔》中,应先生用尽自己毕生的教学和研究经验,详细说明了用欧洲唱法演唱汉字歌曲的方法。这便是“以字行腔”的提出。  (二)“以字行腔”的发展  “以字行腔”在提出以后虽然得到很多声乐专家的认可,但它的发展与推广极其缓慢,到目前为止很多专业声乐人士依然还不知道“以字行腔”的含义,也不知道应尚能是谁。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中国声乐教学更宁愿直接接受意大利语的教学方法,或者研习中国戏曲中的演唱方法。到目前为止,“以字行腔”方法更多的还依然只是由应尚能先生的弟子或者后辈弟子在发展和传承。虽然多数声乐教育者都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科学,非常符合中国字发音特点的演唱方法,但由于其一直强调要行的是西洋腔,所以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得不到推广、发展和重视。笔者在实际演唱和教学中尝试将这种训练方法运用到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中去,本文论述的就是笔者尝试的一点点经验。  二、“以字行腔”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以字行腔”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实践  笔者在声乐教学中,用“以字行腔”的方法教授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中字的读音的动机源自于中国戏曲中的咬字、行腔、十三辙,中国戏曲中的咬字讲求的是一个字母可用多音进行演唱的方式,这种读字的方法可以在一个字上多次归韵,但是“以字行腔”中讲求的是一个字只能归一次韵,这就要求民族声乐学习者既掌握中国戏曲传统唱法中的咬字、行腔、十三辙,又要掌握“以字行腔”中讲求的“汉语歌唱咬字四项基本原则”,能把这二者区分、融合。  1.“以字行腔”在声乐教育中的实践  笔者对“以字行腔”教法的运用,首先,强调要把中国的民族音乐唱出国际化,即教授学生传统的声乐演唱法,也教授学生中国戏曲声乐演唱法,把咬字、吐字放到很重要的层面,天天强调,次次强调,让“以字行腔”与中国戏曲中咬字、行腔、十三辙深深印在声乐学习者脑海中;其次,笔者提倡的是“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声乐教学先理论后实际演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明白了理论的基础上演唱,在读准字的基础上行腔。  2.“以字行腔”在声乐学者身上的实践  人声是一件特殊的乐器,他在每一次歌唱时的状态都不同,需要克服这些不同状态下发声器官状态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就必须有扎实的歌唱功底。中国民族声乐歌唱者或者学习者必须有能够演唱中国民歌,又要能演唱“学院派”所教授的歌唱方法的能力,把中国民歌唱出“国际味”,又保留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笔者认为“以字行腔”所提出的方法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以字行腔”的“汉语发声的五个基本概念”中把中国汉字的读法分成了字腹、字头、归韵、字尾、介母五个部分进行讲解,作为声乐学习者需要能区分归韵时“以字行腔”崇尚的规律、方法和中国戏曲的规律方法,并且长期训练。  (二)“以字行腔”在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在教学中的运用  “以字行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分为思维方式的运用和直接运用两个方面。应用其所提倡的思维方式进行教授中国戏曲中的咬字、行腔、十三辙,应用“以字行腔”所提倡的发声方法教授“世界腔”,好让学生能把中国民歌唱出世界化。很多人把说话等同于歌唱,认为说话的状态和歌唱的状态是一样的,但在“以字行腔”的歌唱理论中明确提出:歌唱与说话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告知学生说话与歌唱区别与联系,在教授歌曲时先让学生诵读歌词,在读准歌词的基础上加入演唱,最后达到“读”、“唱”都有方法的目的。  2.学生学习时的运用  “以字行腔”要求的是:字头轻巧、着力;字腹延长、饱满;介母不到半拍;字尾归韵迟短。这些是“学院派”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声乐学习中运用这四点原则最直接的做法是:先读,后唱,再读唱结合。笔者认为,作为学习中国民族声乐的学生,既要明白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又要对中国民间歌曲的唱法有较系统的了解甚至会演唱。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弄明白歌唱与说话的异同,要用“说得准”带动“唱得好”,这就需要运用“以字行腔”的理论先读好歌词,在“读好”的基础上加入唱了。  總结  应尚能先生“以字行腔”的理论提出后,很多知道和接触过这一理论的声乐教育者或者演唱者都对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笔者在接触到这一理论后把其用到民族声乐的教学中,使其与中国戏曲的咬字、型腔、十三辙相互融合。笔者认为这二者融合才能教授出可以把中国民歌唱出“世界味”的歌唱者。  参考文献  [1]杨殿斛.推广《以字行腔》 唱好中国歌曲——记“冯宝宏《以字行腔》声乐专题讲座”[J].歌唱艺术,2016,05  [2]李奇燃.如何训练“以字行腔” [J].戏剧之家,2016,13  [3]蓝静.应尚能“以字行腔”声乐艺术理论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03,01  (作者单位:深圳艺术学校)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