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教师示范的重要性,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09:26:51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16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本文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与创作特点以及高校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做一下简要阐述;从三方面说明中国钢琴作品有利于学生提高演奏技巧,更好地理解、注释作品,同时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高校钢琴教学;重要性 钢琴传入我国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并且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目前在各高校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已经有了不同的教学专集与一定的实践,但长期以来形成固定思想与模式,使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忽略了对中国钢琴作品的选择与安排, 从而影响到高校钢琴教学质量整体性的提高。如果我们能够以客观的认知态度,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本民族音乐,无疑会对中国钢琴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以及提高高校钢琴教学质量,都会起到积极和有效的作用。为此,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与创作特点以及高校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要性做一下简要阐述,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与创作特点   中国钢琴作品在近一个世纪的创作中,产生了一大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曲目,许多题材都能够真实地体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想情感。新时期以来,一些作曲家群体开始尝试将外国现代音乐新技法与我国音乐创作实践相结合,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新技法闯出了一条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新路。例如,汪立三的《梦天》把十二音技法和中国民族音调结合起来,准确地表现出原诗的意境。这说明,作曲家追求主体意识的解放,给当代的音乐生活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它对于追求新的审美格调和扩大音乐的表现力无疑是有开拓意义的[1]。   总体来说,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特点主要体现为[2]:①民族调式融化或渗透到传统功能和声之中,削弱功能因素,只保持其骨于的布局,在细部上运用其他平行的或半音化的或非三度叠置性的因素;②强调调式体系半音化,以多调式、多调性或某种调式、调性为基础,带有民族特点,在自由十二音的框架中保持某些调式或调性的特征;③包含有许多西方乐曲中没有的弹奏技术和音乐表现手法。   二、中国钢琴作品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演奏技巧   中国钢琴作品在演奏时有其特殊的要求。中国音乐大都采用五声调式,无论是音阶还是琶音在指法上与欧洲大小调体系都有很大的不同。其调式特点,使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和声上大量使用非三度叠置结构和弦,采用三度结构和弦为基础,运用三和弦加六度音,平行四五度进行等手法。其他如调性的明确或模糊,以及双调性、多调性,甚至无调性的和声运用。使现代中国钢琴作品在和声的新颖编配上,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3]。   另外,中国钢琴作品有很多都是从民歌和民族器乐改编而来。乐曲中有很多特殊的装饰音和叠加音演奏时都需要模仿出不同的音色。如王建中的《猜调》,原为流传于云南彝族地区的同名民歌,歌词的内容就是猜谜,一问一答尽在体现在演奏的技巧上;《百鸟朝凤》原为同名民间唢呐曲,通过多种巧妙的装饰音与具有民间色彩的和声结合起来,用钢琴织体将百鸟争鸣的欢跃情景生动再现出来;还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绣金匾》等主题音乐均是陕北民歌;钢琴曲在保持原来的民歌调式风格上创造了十分优美亲切的钢琴织体,充分利用了钢琴的的庞大而丰满的音乐表现力。因此要求学生在演奏时需要敏感的音色变化,把不同乐器的暗淡、高远、虚实的音色研究、并把握好。   三、中国钢琴作品有利于高校学生更好地理解、注释作品   作为中国本土的学生,他们自幼接受的均是自身风土民情与艺术的熏陶,对民族音乐特别是本地域的民族音乐有天然的亲受力;而中国钢琴作品大多是由中国民歌或民间乐曲改编而成。作曲家以富有鲜明特征的旋律为基础用各种旋律展衍、变奏的手法发展钢琴音乐的旋律,以民族化的和声为手段对织体加以处理和装饰,不但丰富了原有旋律的韵律美,而且加强了作品的色彩美。这些原本就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旋律,这些从母亲的歌谣和儿时的唱游中就熟悉的旋律,在钢琴如歌的演奏中更显出浓郁的民族特征,更能唤起学生对往日情景的回忆,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注释作品。如翟维的《花鼓》,第一段主调音乐是安徽民歌《凤阳花鼓》、而中段则为苏浙的《茉莉花》音调,但二者都不是原样引用,而是将二者的主要音调、主要素材的加以创作、变化、展开,从而始终贯穿于整体结构中。又如孙以强的《谷粒飞舞》,该曲是以浙江民歌旋律为主题,但中段却是作者的自我创作,音乐语言淳朴、生动自然,优美的旋律刻画出农民脚踏打谷机,双手快速打谷、谷子在眼前飞来飞去的活灵活现情景。而《春舞》这首蕴含着浪漫主义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异风格的乐曲则来源于新疆风格的曲调,自然而然的引子让人心旷神怡。乐曲中托卡塔式的双手交替八度、又将乐曲推向高潮,表现出维吾尔族的年轻人载歌载舞的欢庆景象。这些音乐作品在追求民族音乐风格、加强民族音乐感染力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四、中国钢琴作品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的人才,许多人毕业后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他们的人文素质、音乐素养及专业技能等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目前高校音乐专业许多学生不愿学习民乐,对课堂讲授的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识并无多大兴趣,对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不了解、不喜欢。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基础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的欠缺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加强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作品的审美兴趣和学习兴趣,促进民族音乐在学生中的传播和接受,是目前高校钢琴教学的当务之急[3]。   综上所述,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应该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必须充分重视。通过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了解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思想文化气质和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继承我国优秀的音乐艺术遗产和创新发展本土音乐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周为民. 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发展与演奏特征[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7,(4): 84~86. [2] 刘晶. 谈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和演奏[J]. 甘肃教育, 2009,( 24): 26. [3] 汪丽萍. 关于加强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3): 74~75.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