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传承课题,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08:06:29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16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nokibar.com

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如何在其中占据主动,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制造强国”,达成“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工匠精神”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一、“工匠精神”的概念

  谈到“工匠精神”,人们马上会想到中国的“庖丁解牛”、卖油翁“熟能生巧”、鲁班的故事,会想到瑞士的江诗丹顿、积家、宝珀等钟表品牌,德国的宝马、奔驰、西门子等品牌,会想到日本的松下、日立、本田、丰田等品牌。究其原因,主要是它们代表了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追求卓越、立足本行、心无旁骛,在某一细分产品上不断积累优势,最终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

  因此总的来说,“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们坚持和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认真执着的工作态度、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极致完美的工艺品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价值取向。工匠精神的实质在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深度融合。

  “依天工而开物,观物象而抒臆,法自然以为师,毕纤毫而传神。”传统的工匠精神是手工业时代的产物,而当代的工匠精神,具有新的意義。比如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探索进行创新、深入研究新工艺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极致舒适的体验等都是当代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面临的问题

  “中国制造”最亟需的工匠精神从何而来?答案毋庸置疑,中国的职业教育应该要承担主要的培养任务。但是我们经常可以从新闻报道和文献资料中看到,与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的技能工人数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与中国已成为制造大国的状态形成一定差距的是,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性还不能支撑中国成为一个制造强国。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巨大阻碍,也是我们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面临的困境。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这样的局面的?

  首先,应该归结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中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认为除了读书人,其他的从业者都是地位比较低下的。韩愈就在《师说》中写道“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这样的语句,由此可见工匠的地位,他们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下九流的职业选择。统治了中国千余年的儒家思想注重人文方面的教育,轻视专业技术方面的教育,认为匠人们所钻营的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即使有书法、绘画作品也要抽象写意,如果得到“匠气满纸”的评价,那么说明是毫无发展前途的。儒家思想倡导“君子不器”,从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的职业排名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工匠的地位仅仅在商人之上,很多不入统治者“法眼”的工种门类直接被归为“三教九流”。所以说传统的思想束缚实际上造成了当代“工匠精神”的发展培养困境,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人们现代职业观念的形成构成了阻碍。

  其次,是由于现有制度的制约。我国的职业院校的地位跟普通高等院校相去甚远,更不用说与知名综合性大学相提并论。这从我国高考报考志愿中职业院校的填报志愿被排到第四批就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出来。作为公立教育机构,职业院校多隶属于地方教育部门,它们受到现有教育体制的影响,对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并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在过去的十年内,一些职业院校谋求转型升级为本科院校,一些职业院校被本科院校合并,还有一些职业院校甚至被直接解散,大多没有把精力放在办好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师生,不断追求精湛技艺的思想被阻碍。

  第三,是由于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在我国的高考志愿填报中,职业院校被安排在第四批,来到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可以说是被“筛剩下的一批”,他们到职业院校来读书的目的性并不强,不是为了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是因为不能进入本科院校就读。所以这些学生的质量总的来说要比本科院校的生源要差一些,这从根本上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负面的影响。

  三、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发展的思路

  面对现有的局面,职业教育如何破除困境,对“工匠精神”进行有效培养呢?

  首先,是在思想文化层面进行引导。需要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尊重工匠,树立当代工匠的楷模,发掘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为,通过媒体宣传和报道相关事迹,进行宣传教育活动,使工匠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从思想文化上使得人们尊敬工匠、愿意成为工匠。尤为可喜的是,当前的中国各界都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都对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等进行了大力的宣传报道,各种工种的能人巧匠、工艺大师都被人们所认识,工匠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向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学习,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地位。从制度上让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分流,让“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行分类培养,而不是都一窝蜂地想挤进本科院校,筛剩下的学生才进入职业院校。

  此外,让企业真正进入到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中,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考核评价等环节,保证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是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才能使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职业教育中,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中国的制造业的崛起提供腾飞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薜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2]杜庆丽,范维湘,王明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尤重“工匠精神”的塑造[J].科技创新导报,2016(23):160-161.

  [3]王寿斌.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03-11(02).

  [4]重莲.中联重科:唤起“工匠精神”强健中国制造业[J].中国品牌,2015(4):66-69.

  作者简介:

  张菁嵘(1981—),女,土家族,湖北五峰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7年3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