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短文60字,传统美德教研活动论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18 15:50:41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18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以下是编辑为大伙儿整编的传统美德论文范例【通用4篇】。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篇一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时下,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倾向导致一些父母唯分数论,把孩子能否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教育目的,教出了只会学习但不会“做人”的孩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失德案件,如重庆女童摔婴、复旦投毒案等折射出家庭道德教育的不足与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青少年人格与品德教育必须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一个家庭也不能没有核心道德观。那么,用什么作为家庭的核心道德观,培塑我们的下一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是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结晶。传统美德不仅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等等,至今都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根基,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无所不包,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又赋予新的时展内涵,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仅就家庭建设来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传统家庭美德与现代家庭建设理念相融合后,提出的家庭美德五个准则是一个较为简洁可行的范本,可是家长对此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据笔者所在单位2014年在福建省开展的全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4%的被调查者了解“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可见,如何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家长中普及与推广核心价值观、传统家庭美德,让其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从而成为家庭教育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当务之急。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率先垂范

1.孝老爱亲,知行合一。中华传统美德最注重孝文化。孝作为“众善之始”,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的推行过程。推行到最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在家庭中孝道伦理的本质应是责任和义务,被视为国人的基本品德。当下不少家庭“孝亲”观念淡薄,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啃老现象严重。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被问及对“啃老”现象的看法时,有46.3%的人认为“很不应该”,有43.8%的人认为“事出有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有9%的人甚至认为“可以理解”。

Www.Nokibar.Com

民众对“啃老”的宽容固然有一定社会原因,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家“尊老敬老”的意识与能力均不足。只有家长们将“孝老爱亲”上升到家庭核心道德的高度来予以对待,处处知礼、守礼、重礼,做到知行合一,家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传统美德传承的一个重要场所,从而发挥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言传”即家长先要深入理解传统美德内涵,然后通过阅读、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向子女传授美德知识。“身教”是要求家长做好表率,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能做到“以身作则”的家长并不多,比如在福建省家庭美德建设调查中,只有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承诺都能兑现,在诚实守信上为孩子做好榜样”。家庭教育应是做人的教育。“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颜氏家训》),承载传统家庭美德的古代家训,也是处处体现为人处事的教诲,而少讲读书学习。这些经典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应重品行培育,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建立“家规”,形成良好“家风”。

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家长应讲究方法

1.立成于幼,潜移默化。中国古代家教非常重视少儿早期品行教育,讲究立成于幼。《颜氏家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以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传统家教强调只要坚持从小实行道德启蒙,就能在少儿的心中培养起道德伦理情感,并在不断地砥砺之后,习惯成自然地践履道德。近代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说明,早期教育在个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幼年时期对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美德教育,能培养起孩子道德良知和优秀品质,并伴随其成长越发牢固。

2.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早在十年前北京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伦理学研讨会上,就有台湾学者呼吁伦理学界要协力社会教化,特别是要让义理通俗化、理论实践化、探讨生活化,也就是要将传统伦理研究与现实更紧密结合达到教化社会的目的。当前传统美德教育亦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导不够生动形象,苍白无力,操作性不强。诸如《弟子规》和《三字经》等易懂易读的道德启蒙读物还不多,也未能整编出像古时“二十四孝”那样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的德育经典案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和家长们一起努力,既积极挖掘传统美德中的精华,又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少儿的特点,编辑德育启蒙读物,制作美德教育影视作品,开设国学特色课堂。另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通过阅读、演唱、游戏、观看视频、参观与实践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在玩中了解传统美德、掌握传统美德、践行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论文 篇二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之处在于,其是前人思想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传统美德、正确价值观、优秀的道德素养等,具有很高的教化与陶冶人的价值。小学生教育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是主要阵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共通之处。因此,道德与法治课中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在浸润中提高道德素养,确保人格健全,并能知法守法,健康快乐成长,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一、道德与法治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中积聚着民族精神,包含传统美德、人文情怀、优秀品质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使其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从而产生自豪感,形成文化自信,抵御不良文化冲击,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优秀传统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具有熏陶作用,可促使其道德水平的提升,思想品质逐渐趋同,教化价值极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目标是培育德才兼备的素质人才,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去践行,这就有必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学生的三观容易受其影响。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主战场,也是保证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根本,强化这门课的教学成效是重中之重。道德与法治课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道德观与法治观,并引导其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法治观念的人。从上述内容看出,道德与法治课和优秀传统文化有共通之处,联系十分紧密,这种情况下寻找两者结合点,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是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也能使学生在民族文化浸润中正确深入认识道德与法治,发扬传承民族精神,并提高道德素养与水平,且做到懂法与守法,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我权益[1]。小学生三观正,法治意识强,不但有利于个人梦想达成,而且有利于中国梦早点实现。

二、道德与法治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一)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其达到德育目的,对于教师要求高。教师要熟悉优秀传统文化,在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敏锐发现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点,然后有目的地利用其开展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这门课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自我,提高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明确其精髓所在,并能找到其与道德与法治课契合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达到预期教育成果。教师博览经典著作,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精神营养,道德与法治课就能旁征博引,运用补充教育资源,使学生不自觉吸纳精华[2],在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自我改进,促使这门课程教育质量提升。另外,教师既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修养,还要去践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和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平时要做一个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忠于国家、勤俭节约等优秀美德的人,这些传统美德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小学生带来影响,就是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

(二)以教材为出发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能脱离教材,这就要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教材,对其进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课就要让学生明确如何做,知识熟记于心远远不够,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做到知行统一,这样才能确保课程功能发挥。教师在平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制订教学方案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去,并与教材有效结合,做到全方位的教育和渗透。例如牵扯到爱国和修身养性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礼记·大学》开展教育,如“欲明德天下,就要先治其国;而要治国,则要先齐家;欲齐家,便要修身养性”等。引导学生学习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情感升华,这样对于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有很大帮助。学到了真诚、忠孝等相关知识,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迹,比如屈原精忠爱国的经典例子。课堂中学生自己列举,并说说通过这些对所学内容有哪些启示,自己从中明白了什么。这样不仅能让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了传承文化效果,同时也能促进道德素养提升,使其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3]。

(三)教育方式多样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服务课程目标,先要培养兴趣,使其自主参与探讨。过程中被优秀文化所陶冶,促进道德水平提升,并懂法且守法,一切行为都在法治框架内进行。这门课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多样化,不仅能发展兴趣,还能引发探究欲,使其在优秀文化熏陶下认识所学内容本质,并更好内化,最终在情感的升华中增强认知,以传统美德以及道德规范等,约束自己行为,建立正确的观念[4]。教学中运用诗词歌赋,面对现在金钱主义盛行,热衷攀比的问题,可应用“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诗词。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人的家训,学生观看和思考,从家训中获取启迪,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家庭观,做到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勤俭持家等。当今社会具有物欲一面,教学中利用经典诗词或名言警句,例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让其明确诚实守信的品质是多么重要。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渗透,可提高学生抵御金钱诱惑能力,使其更好处理诚信和利益关系。这门课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可创设情境,以56个民族是一个家部分为例,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先调动其情感,紧接着列出爱国和忠于民族人物,教师讲或者学生说,学习这些人物的品质和精神,并强调热爱祖国和忠于民族,是从前人那里流传下来的优秀品质,需要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了教育的升华,促进学生落实到以后的生活中成长中去。

(四)组织实践。道德与法治课中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目的在于教化,不仅要让其形成符合社会共识的道德与法治观,最为关键的是让其自觉行动,改变不好的习惯和行为。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形成认知,树立正确法治观和道德观。例如,有关传统节日过年的内容,可让学生尝试着写对联,组织其剪纸,或者是引导学生画年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节日魅力。当学生学到某些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向其介绍背景,使其清楚在不同节日里有哪些独特风俗,并动手去实践。如端午节时人们包粽子、赛龙舟,清明节时祭祀祖先、踏青游玩等。文明礼仪部分,引用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形成诚信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对较少,故而应加强对这个部分探究,寻找有效结合路径,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门课程中发挥最大作用,我们要为时展和祖国需要培养合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岩。探究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J].文渊(小学版),2019(6):27.

[2]全晓洁。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8.

[3]张凤。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传统文化教学[J].教育艺术,2018(11):11-12.

传统美德论文 篇三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现代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文化体系,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人们思想意识形成过程中,传统意识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传统文化思想的美学内涵的认知直接促进人们的思想意识完善。为了让人们拥有更加健康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面貌,可以向大众传输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美学内涵,让人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导向。

一、美学思想的内涵分析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出于自身的一种生理本能,主要源于美可以使人们情感愉悦。一般来说,美的概念是包含两层含义的,一是外观形式的美丽美观,二是与善良含义类似的。在部分古代的哲学家们的观点中,美的本质在于理念上的认知,只有真正理解到了美的概念才具有客观意义。对美学思想内涵分析,需要以人作为载体,参照一些其他客观物体,主要源于人是一种非常感性的生物,对于美的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同个体的美学意识存在差异。例如,某些人认为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就属于美,在这个范畴之内,再对相应的事物进行不断的筛选,选取出人们认为美的事物即可,且将这种美与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从中得到更多愉悦感,让人们在对美的鉴赏过程中,形成自身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美学思想的传播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是直接相关的,其对于人们整体素养的提升以及人生未来的导向十分重要。从宏观方面来看,美学思想的传播和具体内涵,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颇具价值意义。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人民的力量,而人民的素质则决定了人民力量的大小。为了保证国家和民族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美学传播过程中,要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美学内涵,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人们进行传播,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居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真正美学内涵。

二、自然之美,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获取自由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所衍生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重要外在产物。中国人历来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与西方国家同时期的思想意识做一个对比,西方国家所讲求的理念是以人为主体,往往忽略了自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主要指物质世界,而非一种状态,它非常侧重直觉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从自然中获取认知自由与人格独立,以摆脱世俗的束缚为目的,在此过程中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儒家的自然观分析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比较重视“仁”这一最高人格境界。在孔子的思想以及孔子学生的思想形成过程中,都可以感受到,将外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人性的自然欲求,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本质上便是一种自然之美。一方面,自然观外在的体现在于以真为美的人性自然,强调人性,要求表达自身最真实的感受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在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获取可使自我发展的有利条件。儒家认为,要想达到这样的道德自由感,首先要进行教育和训练。不管是天子还是庶民都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才能够意识到自然和自我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应自然发展的条件,不断地提升自我。其次,要讲究事物的原理,要求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品德,应当顺应人性,不能束缚人性,在这个过程中,要追寻最真实的自我,获取最真实的感受,真诚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二)道家的自然观体现为一种审美自由

道家对自然观的理解体现为一种审美的自由,它追求的是随心所欲、无为而治,认为自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顺应、一种人生境界。通过对庄子的一些著作分析中可以得知,他们认为真正的快乐,是去掉形体上一切束缚的快乐,真正的荣誉是抛弃一切美好的荣誉,所讲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随心而活、随心而欲的生活,要求解放人的天性。只有人感到自由和舒适,才能够体会到真正的美的内涵;只有达到了真正自由状态,居民才能够意识到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娱乐,通过欣赏事物的美达到内心的快乐。

(三)佛学的自然观体现为一种修行顿悟

在中国古代,影响比较大的另一种思想是佛教思想。自佛教传入到中国以来,就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追捧。在佛家思想中,强调的是内心体验的心理知觉,要求自然与心灵之间要进行完全的互通,不受到任何的阻碍。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思想是天地人格在其微的一种本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应当顺应世间万物法则、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只有这样,人才能够在特定的位置上去感受其给自身所带来的一些美感,以其为导向以人自身为对象的反思性思维,并不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认知性思维。自然界不是外界的衣服,而是人内心情感的有机感性,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在不同的位置感受自然,达到不同的审美境界。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境界主要来源于自身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感知,因此,若是想要达到特定的审美状态,必定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

三、静态之美在于自身的独处中净化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内涵不只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更体现在外界环境之中存有的静态自然美,讲求内心的镇静,体现人格修养的方法与思想情感的统一。

(一)儒家讲求通过内修已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通过分析儒家思想,可以得到,在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讲求“静”。只有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才能感受到最真挚的情感,达到至善的情感境界。一般来说,儒家将止定看作是静的逻辑前提。一个人要想达到内心真正的静态,就需要停止或者入定。通俗来讲,便是要求某个人在静观和静坐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一些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然后对反思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总结分析完成以后来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以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这种思想意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成来说,影响颇大。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三省吾身,不断发现自身的缺点,且进行及时的改正,有利于让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道家强调凝神而去智,虚静无为而通于万物的心灵状态

道家所强调的“静”是要求人们在“静”的过程中达到去除内心杂念,全神贯注的一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首先要抛出一切功利心,考虑自身的人生,解放自身的思想意识,理解人生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对于某一件事物的态度,可以摆脱和抚慰一个人在竞争压力之下的疲惫,保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另外,通过特定的心理过程,在宁静的思绪中更深刻的理解生命活动的意义,保障各项工作更加贴近生活。

(三)佛教通过冥想静修来达到心静的境界

传统美德教育论文 篇四

一、教师要拥有情感,弥漫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得有阳光”。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自己首先“钟情”于文言文。语文教师应该“观文言文则情满于文言文”。这样“教师才能通过自身的真情感召学生,唤醒学生内心的视像及情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体验喜怒哀乐,理解作品。”记得梁实秋先生在《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中描述梁启超先生上课的情形:“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一篇演讲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这不就是教师情感渲染的重要性吗?古人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可见只要我们在课堂上以真情投入文言文,弥漫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必定能够感召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文言文必回报我们以真情。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唤起另一个心灵的过程。”

二、充分挖掘情感,丰富课堂

文章不是无情物,记录了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的文言文更是情感丰富。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智慧、诚信,不畏艰险、热爱和平、尊师重教等等。而这些传统美德每每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融会于诸多诗文典籍之中。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发掘、宣扬这些思想内容,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熏陶,受到教益,并将这一系列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教师要充分利用文言文的情感资源,教学中一定要多层次地开发语文教学的内涵。让他成为孕育学生的情感的沃土。翻开文言文,友情、爱情、亲情,情深意切;孝心、爱心、忠心,心心相印。徜徉历史长河,体验世间真情。学习《滕王阁序》,挖掘出作者将宽广的胸怀、惨淡的心情融于高远绮丽的景中,形成了“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的气势,于是笔走龙蛇,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挖掘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样的磅礴恢宏之气,以及“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飘逸逍遥的风神,就能认识庄子神思飞越、想落天外、出人意表的浪漫情怀。还有《陈情表》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的笃挚之情,感人肺腑。更有文天祥的骨气、苏轼的大气、岳飞的豪气、李白的神气、项羽的勇气,涤荡浸润心灵世界。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挖掘出与学生相关的情感因素,丰富课堂情感内涵。在学习《陈情表》时我们要挖掘出李密的“牛角挂书”的学习精神;学习《逍遥游》时,我们要挖掘出“鼓盆而歌”“曳尾于涂”的洒脱自然的人生态度;学习《孔子世家》时,我们要挖掘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为自己的理想执著追求精神等等。这样更能引起学生情感的感悟和思考,从而丰富课堂情感资源,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三、适时激感,主导课堂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阅读于漪老师的文章,她常常提起的一件往事。几年前,于漪老师二十年前教过的一位学生从海外学成归来,他动情地向于老师诉说了如下一段话:“老师,以后你还应多教《文天祥传》,让现在的小青年懂得什么叫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贫贱也不能移啊!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但是脚要牢牢站在祖国的土地上。”这不就是达到文言文教育的目的了吗?正如3000年以前一位古希腊的智者这样说道:“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正应是点燃火把的光明使者,而不应做消磨学生学习兴趣的元凶。

所以教师要将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大家都知道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亲情浓郁,悼亡伤逝,令许多略经人世沧桑的成年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而涉世未深的学生却很难动容。教学中教师要从现实生活中的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祖孙之情、朋友之情等入手,加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产生对情感的珍惜,这样学生对作者情思的体验就会深刻多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绝对不会仅仅停留在一所老房子的怀念上,充溢在陋室之中的老祖母抚爱希冀之情、追念仙逝之母和亡妻的伤感之情,怎能不引起学生深深共鸣呢?

除此之外,我还通过创意“情境”感染学生。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诵,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从而传达文学作品所蕴涵的美,获得美感。学习荀子的《劝学篇》时,通篇文章从学习的重要性、态度、方法、和内容等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使文章气脉相连,如行云流水,顺畅自然,在语势上,作者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警句名言层出不穷,读来催人向上;同时比喻说理,水到渠成,读来让人兴奋不已。走进文本,引起共鸣。我们可以感受魏征的忠心、李密的孝心、司马迁的苦心,从而跨越障碍,发展语文阅读能力。也可以播放相关的画面、影视资料,和杜牧一起去领略阿房宫的雄伟,和归有光一起去感受那项脊轩留下的亲情,和庄子一起去领悟逍遥的人生境界。

英国的教育家斯宾基认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所以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要充分利用拥有的情感、挖掘的情感、激发的情感,激活文字中的人情世态,从而在“课堂上要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感觉,从学习中得到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健康的疲劳感。”(苏霍姆林斯基语)打造有情感的文言课堂。这样学生由“畏学”“厌学”变为“好学”“乐学”。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

[2]颜家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1(4).

[3]于漪语文教育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