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阐述资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3 01:47:01 归属于会计论文 本文已影响21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高校资产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管理等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重视资产管理工作,管好用好资产,对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促进高校在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环境下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高校资产由国家拨款购置或无偿调拨,使用国家资产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责任,人们未形成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这种思维定势是造成一系列问题。一是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观念落后。高校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产权意识;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缺乏“经济效益”的观念;高校资产管理的专职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二是固定资产产权不明晰,资产流失严重。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管理,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固定资产不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检查,使得固定资产被经营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高校资产投人得不到合理的补偿,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保值增值。三是流动资产管理积极性不高。由于高校普遍存在着现金流动不均匀的问题,如一方面表现为巨额的银行贷款存款、必须支付高额贷款利息的问题;另一方面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间存在着较大差额,而如何合理利用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却还没有成为高校流动资产管理的议题提到日程。四是忽视了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被评估人账,账面不作反映;无形资产的占用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二级部门利用院校名义办理各种辅导班名目繁多,所得收人却很少上交;高校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科研,个人用于科研或申请专利技术的费用由院校报销,但私自转让科研成果或专利技术,转让收益归自己所有,风险却由院校负担。五是内部控制不健全、监督乏力。高校资产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内部制度不健全或不能有效执行的现象。由于受人员编制的影响,在机构设置上,高校往往轻视设置专职机构或人员,造成资产管理工作失去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一些高校忽略对决策层的权限限制,失去制衡,造成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重塑我国高校资产管理模式


(一)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应把高校资产视为一种经济资源,从合理使用资源、着眼高校长远发展出发树立起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维护资产安全、充分发挥资产效益进而促进事业发展。要规范高校资产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当务之急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资产管理人员的全员培训工作。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新职工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知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学校资产管理的具体规定,明确其岗位职责;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全员聘用制的管理规定,科学运用需求分析方法,认真确定资产管理不同岗位业务知识、基本技能要求的规范标准,然后测定职工履行职责的能力、素质及工作现状,根据结果选拔聘用人员,从源头上保证资产管理岗位职工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现代管理机制,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抓紧建立三种资产管理机制,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协调机制。其中,激励机制主要是指对资产理性运转过程和势头的强化与鼓励机制;所谓约束机制就是指通过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约束手段,如资产管理部门内在的权力制衡机制、资产购置一使用一效能评估的反馈机制、管理者之间相互负责的责任机制、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定期对话机制、建立问责制度等,将资产的运行置于一个安全的保护带之内,让“制度”的漏洞在约束机制之内得到填补,从而确保资产运行的足够安全性;所谓协调机制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平台,如定期例会制度、民主决策程序、团队精神培植等来及时协调资产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让管理活动在稳健中前进。重组教学资源、减少多校区运行是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三)将落实固定资产管理作为首要任务


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保障。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权威、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学校监管各级各类资产;建立购置、验收保管、报账、账簿记录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制度,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财务监督,进行一级管理;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教学仪器设备、房产及建筑物、行政设备、图书等实物和价值,进行两级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则进行三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依账放置,准确反映资产去向,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建立资产数据库,全面、完整地记录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学校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建立定期的清理盘点和资产核销制度,真正做到账实相符;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四)重视无形资产管理,明确无形资产的管理目标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尚处在觉醒期,需要广泛的宣传无形资产的有关知识和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唤起高校教职工的无形资产价值意识。有意识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学校的无形资产增长储备后续力量。无形资产的开发以及权益申请登记、推广、实施、应用与投资经营,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富有创新精神的人的运作;高等学校人才素质一定程度反映高校无形资产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管理水平优劣。学校和资产管理部门要明确无形资产的管理目标,制定或完善无形资产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办事规程,使无形资产管理有章可依,逐步理顺无形资产基础业务,解决突出问题。


(五)完善内部控制,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应建立健全符合各单位特点的内部控制规范,从体制上比较薄弱的环节出发,在岗位分工、授权批准、取得与验收、日常保管控制、处置与转移控制、监督检查等六个方面制定较为适合的内控制度,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与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及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把从立项到最终的验收人库“从暗箱操作”转为“阳光工程”,改变原来的个人或少数人决策为集体决策,实行全员监督。对于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的处置要尤为关注。高校国有资产处置,是指高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4]我国对于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还不够严格。尽管2006年颁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6号令)明确了资产处置必须履行的审批程序,但还难以从根本上克服资产处置随意的弊端,是否需要处置、何时处置还缺乏计划性和控制性。因此,高校要在严格执行财政部36号令的基础上,要制定更详尽的管理办法,明确资产处置的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


第一,申请。应由资产使用单位提出申请,详细说明理由,经使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送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第二,鉴定或评估。归口管理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接到使用单位的资产处置申请后,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拟处置的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和评估,并出具相应报告书。第三、审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收到资产处置报告书后,应会同财务部门向主管资产的学校主要负责人提出建议,召开资产处置工作会议,经会议讨论审核通过后,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如果学校资产处置工作会议或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未获通过,则退回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第四、处理。归口管理部门接到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学校的处置批复后,会同使用部门清理报废、报损资产,并将报废申请送交财务部门。如果是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则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购买单位或接受捐赠单位签订合同,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对拟出售、出让、转让、变卖资产数量较多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财务部门依据资产处置事项的批复,调整相关会计账目。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同时注销相应资产登记簿和登记卡。


高校除了要对学校财务收支和校办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财务审计外,还应对学校资产的运行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把固定资产的管理与监督作为学校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并制定学校投人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考核指标和监督办法。


作者:卢翔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