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会计差异比较分析(中外会计理论的比较分析与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22 16:40:49 归属于会计论文 本文已影响34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一、会计理论概述

  

  对于会计理论的解释,目前在学界仍没有确定的标准,不同学者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并不相同,但不同的观点也恰好说明了会计理论研宄的重要性。美国学者莫斯特将会计理论理解为与会计实务对立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并可以对会计现象加以描述进行解释。而美国的另一学者亨德里克森在其书中将会计理论作为指导会计实务实践和完成,并对会计实务做出评价的一套广泛原则。在我国对于会计理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我国学者葛家澍将会计思想、-会计观点、会计准则等都归结为会计理论。而也有学者将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实务的积累与抽象。总而言之,会计理论是与会计实践相依存建立起的科学体系,会计理论的积累和发展指导会计实践,但又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概念、准则等会计原则和方法,不断推进会计研宄的进程。

  

  会计理论主要作用在于对会计实务进行解释,提供某些会计方法的理由。例如在进行存货的计量中,往往会对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方法的使用进行选择,会计理论为这些存货计量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指出了不伺的选择对于准确理解会计计量和会计指标有何影响。会计理论的另一作用在于对会计现象进行预测,例如在折旧中,分析并预测双倍余额递减法、直线法折旧等不同方法对现金流、利润等财务指标的影响。会计理论确定了会计范围、建立了评判范围、指导会计实务且扩大了会计应用范围,并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中外会计理论的比较

  

  (一)会计准则的比较

  

  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准则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指导会计研究的框架。会计准则将会计账目•的核算和报告规范化,便会计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处理过程合理、公允。根据会计准则的内容和作用,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与会计司制定并与会计制度并行,在1993年《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后,会计准则的独立性和操作性相对较差。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计法”较“会计准则”有更高的权威。而作为政府的财政部对会计准则有修改的权力,会计准则主体与中央政府并不独立。

  

  在国外会计准则主要分为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RS)制定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许多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制定都有着指导意义,但不同的国家采纳程度并不相同,其主要适用于欧盟国家。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为美国的上市公司制定,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内容包括了准则、注释等规定,它相对国际财务报表准则更为广泛,而美国也致力于将其准则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向国际推进。

  

  (二)会计要素的比较

  

  会计要素是会计理论的基础,中国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包括利得)、费用(包括损失)、利润构成。对于中、美以及国际标准的会计要素比较发现,美国在损益表中将损失、利得以及综合收益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罗列’并将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从权益中独立出来,成为十大会计要素。国际会计委员会将营业收入与费用二者作为衡量利润的要素,所以将利润未列入会计要素。

  

  在会计要素的理解和定义上,我国也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对资产的定义中,我国偏向于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而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强调资产的未来收益性。而在负债的定义中,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将其作为企业的现有义务,相比我国将其定义为债务更为科学合理。

  

  (三)会计目标的比较

  

  目前会计目标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种,“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以“受托责任”为会计目标是指企业管理者向企业投资者、企业债权人通过财务会计报告企业经营情况和资源使用情况,评价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情况下的受托经济责任。“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倾向于通过财务会计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可靠、有用的信息,帮助其实现投资等经济决策。

  

  我国的会计目标并没有明确提出,在会计准则中,“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求”相关表述,可以理解为我国的会计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会计目标以“决策有用”为导向,这种目标导向是否最有利于我国的会计发展还有待商榷。美国的会计目标倾向于“决策有用”,而国际会计准则将两者并行,采用双目标形式。

  

  (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提出了重要性、完整性、真实性、有用性、谨慎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行、明晰性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质量特征具有相互联系,并大致相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重要性、中立性、谨慎性、及时性、可比性、实质重于性质、完整性以及效益大于成本等。我国在会计质量信息特征上与国外存在明显差异,相比国际会计委员会将可理解性、可比性、可靠性、相关性作为主要质量特征并建立概念框架,缺乏完整的信息质量体系。

  

  三、中外会计理论不同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体制不同

  

  不同的法律体制对会计理论的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中。以我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通常将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结合,以政府为主体进行会计事务的管理。而以海洋法系为代表的英美国家,通常设立较为独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准则的细节进行编制。法律法规的发展水平不同也影响着会计理读的发展,西方国家强调法制化治理,以英国为例,虽访会计准则并不具有法律性质但是它是在公司法的框架下制定,并对其有补充作用。我国经济法制仍处于建设阶段,且长时间具有“人治”代替“法制”的传统,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理论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的差异也是造成中外会计理论差异的重要原因。诸多会计理论是从会计实践和操作中积累并抽象出来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起步较早,更能够获取经验并将其抽象到该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仅半个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远不如英美国家,在会计目标的制定中,“受托责任”往往适用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较为普遍的国家,而市场经济发达,受托责任模糊的国家更应当选择以“决策有用”作为主要目标。我国的部分会计理论借鉴了国外的会计思想,但有些会计理论并不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因地制宜,不断试验改进以获得最好的发展模式。

  

  (三)历史文化不同

  

  我国历史久远,千年来的儒学思想对人们的意识形态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中,倡导求同存异等中庸思想,在会计理论的研宄中,学者显有提出标新立拜的想法,而往往采取折中的方式,研究范式和理论探究相对缺乏创新。相比之下,美国历史发展较短,在文化中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性化。从会计要素的差异,我们就可以看出,美国的会计标准设立十大要素,并不拘泥于国际标准,强调真实、简便地反应会计信息。而我国的会计要素制定,主要类别与其他标准并无差异,相对较为保守。

  

  四、结语

  

  从中外会计理论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我国的会计理论在模式和体系上都存在一定缺陷,在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也有诸多困难,在会计理论的发展道路中,我们也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会计七果。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经验、理论以及研宄方法,并结合我国情况加以引进和借鉴,将我国的会计事业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引导。

  

  合鲁锋 (曲阜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山东.曲阜2731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会计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