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什么的区域经济布局(宏观区域平衡协调政策的积极作用有)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06 16:05:20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45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稳定向前发展的前提,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中,区域经济不平衡成了我国一个基本国情特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的扩大市场作为支撑,是国民经济平稳、高效、健康运行的前提。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区域资源的配置方式逐步向企业管理交易、市场交易迈进。在企业推动区域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跨区扩张活动越来越频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微观组织机制的内涵

  (一)企业跨区扩张

  一般情况下,企业空间扩张的“空间”是经济区域化的表现,是指区域内在经济和地理的客观联系,是一种动态的“经济空间”。为使企业区位内区域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优化配置,拓展在空间上企业“经济空间”的运动、扩算和重新组合,能够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也能够带来地理范围的扩大,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区位联系和空间特性。一般来说,在更大的地域范围中,为了形成企业内部地域分工,使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企业空间扩张的目的是促进企业功能部门的成长,从而拓展企业经济空间。第一,企业扩张是内涵式的扩张,也称外延式的扩张,包括生产技术的改进、在其它领域新增生产部门等引起的规模扩大等。第二,企业迁移主要包括企业整体搬迁、核心管理部门迁移、企业总部迁移、扩张型迁移以及研发基地迁移等,是企业基于各种目的和自需,从一个地域转向另一个地域。企业迁移是一个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双重概念,可细分为绝对迁移和相对迁移两种。第三,企业跨区经营为了更广阔的市场展开竞争和合作,从国内一个地区的企业到另一个地区投资,以企业跨区域投资开店从事生产和销售。

  (二)企业跨区扩张的成因

  1.成本最小化。企业跨区扩张最主要的动力是实现成本最小化,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要素成本。诺斯对美国的市场交易成本进行了分析,并且得出:由于美国市场交易占了国民收入的45% 以上,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往往寻求一种相对稳定的交易方式,如:并购、扩建以及新建等,建立合资和合作关系,实现内部化或者一体化。一般来说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人力要素成本等,在不同的地域中,企业运行成本受到企业生产要素成本的影响会产生差异性。如:企业的基础性成本和企业生产性成本。其中企业的基础性成本主要包括:土地上建筑物拆迁补偿费以及相关基础建设设施费用等。而企业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以及资本使用成本等。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企业跨区扩张降低了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如:可以享受到区域提供的较低土地使用价格等好处和优惠。

  2.市场最大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及获得先发优势。分工的细化会使企业面临着一个细化的、规模更小的市场空间,会带来交易成本的增长,因此,企业跨区扩张直接扩大了企业的市场空间,绕开了区域间的各种市场壁垒,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由于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企业经营中会产生一定的风险,不但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甚至造成企业生产和销售链条的中断。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风险,企业跨区扩张可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实质上,企业外部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交易的内部化,目的是降低市场风险,使企业空间扩张转换为内部市场,从而提高供应以及市场的确定性。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跨区扩张可以使得企业的实力得到增强、增加市场份额,也能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因此,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企业跨区扩张是一种重要的保证措施,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企业采取跨区扩张行动,获得了先发优势,取得了竞争优势。

  (三)企业跨区扩张的方式和规律

  1.方式。企业跨区域空间扩张包括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以及无关多样化四种方式。首先,在原有的生产经营范围中,企业横向一体化扩张实现了规模经济,企业在空间上为了扩大规模,通过异地兼并、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联合同类企业等方式,向原产品有关的功能和技术方向发展,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次,在实现跨区经营的过程中,企业把前后相继的产业或者生产阶段,通过跨区联合、投资、兼并的方式,转变为企业内部关系的过程就是企业扩张纵向一体化扩张,其主要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再者,混合一体化是指在采取横向一体化的同时,企业为了实现跨区扩张也采用纵向一体化。为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市场波动的风险交易成本,混合一体化集中这两种一体化的优势。另外,企业向与原生产经营活动不相关的领域扩张的过程就是无关多样化空间扩张。如:来自于现有生产活动的研究和开发等。一般情况下,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的防范意识,无关多样化空间扩张可以减少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

  2.规律。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是组织行为,区域扩张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在空间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组织决策行为和内部网络和发展战略的影响,这种扩张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即: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下,服务型公司为了建立起生产机构,就近扩大市场,一般采用接触扩散。而按照市场规模,企业等级扩散不考虑市场的距离,是企业对环境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逐渐形成了国有企业新的运营机制,但是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影响到了企业的空间扩张。首先,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其次,企业的跨区扩张需要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要素,具有发达的产权交易市场。另外,统一市场体系是企业实现跨区扩张的首要条件,完善和实现区域内部市场和市场体系的统一,增强区域政府服务意识,降低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

  企业跨区扩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深化区域经济联系

  首先,跨区域扩张避开区域行政壁垒,使得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得到提升,促进了要素和产品跨区域流动,与各分支机构、合资和合作等企业之间形成了要素、产品间流通的特殊通道,避免了地方保护政策的约束。同时,要素的流动可以提高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使跨区扩张企业投资和产成间的比例成倍增长,进一步加深了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其次,不管以何种形式来呈现,区域联系使得区域交易成本降低。区域经济联系在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分工和交易的空间范围交易成本较高,使得区域分工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在交易内部化的条件下,降低了跨区活动外部区域信息不对称的强度,也降低了监督检查的额外费用。中国还未建立地方政府协作组织,区域市场存在严重的不完善状况,因此,跨区企业扩张更加具有了促进区域经济联系的作用,降低了区域交易成本。再者,跨区扩张的大企业是区域之间利益联系的纽带,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增加了跨区扩张企业的区域利益,推动了地方政府对于寻求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在区域内建立了良好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服务市场体系。

  (二)合理化区域分工

  首先,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功能在于把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组合,实现生产和经营最大的效能,从而形成生产力载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为了实现区域分工的合理化,企业跨区扩张加速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促进要素市场的建立、降低区域分工成本等措施,企业跨区扩张在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下,有效地扩大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减少了重复建设的现象。另外,由于受要素成本、市场空间等因素的制约,产业能否实现转移取决于多个因素。中国的行政区划担任着促进经济良好发展的任务,在就业、财政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上,地方政府会在企业退出时设置壁垒。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企业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为了形成内部地域分工,在更大的地域范围中,企业利用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促进了功能部门的生长,突破了行政壁垒,增强了区域共同利益,降低了区域分工的交易成本等。在推动企业扩张的同时,优化资源结构,巩固和加强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