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农村公共管理职能)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06 16:04:44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18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而农村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村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 农村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 不仅有助于宣传与实施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提高农村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 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农民提供更多的服务, 而且有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和差距, 实现城乡社会的信息整合, 这种整合本身也是城乡一体化及社会融合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文以新疆昌吉市榆树沟镇示范区为例, 以面向农民服务为根本出发点, 对该镇信息化工作的管理现状及农民需求进行分析, 以镇、 村、 组、 农户、 农民为基本单位, 构建村镇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 将“平台” 推送到农民的家门口,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村民以低时间、 低社会成本的方式参与本村事务的管理, 提供多种渠道对本村发展发表意见和建议, 推动农村管理的民主化。 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 医疗卫生、 文化教育等各类信息服务, 使信息化服务更有针对性。

  1 平台业务需求

  为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村镇的应用, 使各类农业信息能够在农民群众中有效地传递, 必须结合当地区域结构的特点, 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功能需求分析, 明确要为管理解决什么问题, 为农民提供怎样切实的服务。 由于系统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 系统的使用者是基层服务人员, 所以要对这两类用户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从而确定系统的功能、 服务内容、 服务方式能否被接受, 最终能够使系统有效地为农民服务。

  1.1 农民用户需求

  1.1.1 政策信息的需求

  农民需要对国家的各类支农惠农、 补贴政策、 市场信息以及发展方向等信息及时掌握, 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关系中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使得生产形成有效规模, 获取经济效益。

  1.1.2 生产科技信息的需求

  靠天吃饭, 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劳动的状况, 以及对种植、 养殖及加工等最新、 权威科技信息的缺乏, 势必是阻碍农民致富的关键问题。 当前农民急需农牧业相关的科技知识, 特别是产品信息、 新技术引进, 以及产中的病虫害防治、 疾病预防等相关信息,使得生产方式得以有效提高。

  1.1.3 市场信息的需求

  由于新疆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的地理环境, 农民获取信息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大, 而且形式单一, 农民需要的各种农畜产品、 生产资料的价格信息和供求信息, 基本是以口口相传方式进行传递。 同时, 很多经销商也很难知道农民的农畜产品信息, 致使农业生产时不能将产前、 产中、 产后等环节的相关信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无法准确地预测市场信息和需求, 农民无法获得更多的利润。

  1.1.4 技能培训的需求

  由于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 因而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显得尤其突出。 同时, 由于新疆特殊的季节环境, 部分剩余劳动力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出现, 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无序、 低层次、 季节性转移、 收入无保障、 就业时间不确定, 对社会的稳定性也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强化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 建构与农业劳动力就业相适应的新机制是当务之急。 通过各种培训班, 对一部分有文化基础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分期分批地进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及职业技能培训, 如家庭特种养殖、家庭手工业、 家庭小型加工制造业、 家庭花卉种植业、 修理行业及服务业等, 已逐渐成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及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

  1.2 管理用户需求

  1.2.1 社会服务的需求

  涉农管理部门对农业政策等信息及时推送发布,特别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农牧民实用生产技术、 支农惠农政策、 市场信息、 培训就业、 社会保障等信息,使其掌握有关的农业生产信息。

  1.2.2 公共管理的需求

  通过网络快速地整理、 汇总村、 组的公共管理信息, 使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各村、 组情况, 从而提高了现有管理工作效率; 推进乡村民主管理的进程, 建立农村公共事业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机制, 提高农村各部门服务于生产的水平。

  1.2.3 在线办公的需求

  管理部门内部文件需要及时进行传阅、 审核, 减少纸质材料的浪费以及存档查询、 交流沟通的不便,需要一个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方便内部学习、 培训。

  2 平台总体设计

  2.1 平台设计目标围绕 “民主管理、 生产服务”, 通过农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模式研究, 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 通过统一平台提升农村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体系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丰富村网内容, 加强对外宣传, 简化操作, 方便用户, 减轻维护工作量, 达到提高农村管理和服务效率的目标。

  2.2 平台功能设计重点研究

  新型农村公共管理关系, 建立公共事业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机制。 根据乡镇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的职能和职责, 充分整合了相关部门的涉农资源,挖掘用户实际需求, 面向农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3 结束语

  农村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示范区搭建乡镇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 为农村社区开展各项公共管理工作及生产服务工作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案。 提高现有管理工作效率, 推进乡村民主管理的进程, 提高农村各部门服务于生产的水平, 对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