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机遇与挑战研究(电子政务如何推动政府管理创新)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30 11:59:35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39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1.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府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电子政务的创立与发展,为政府管理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和技术支持。由于政府治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因此,政府职能的履行无不依赖于适时、准确、全面的信息。电子政务的实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高速的、高品质的政府通讯网络,使政府与公众及政府内部上下左右联系迅捷,既能够保持政府信息传递的“高、快、真”状态,又能够降低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的损耗,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1.2有利于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
  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尤其是在我国的国家权力体系中,行政权力是最广泛、最直接作用于老百姓的一项权力,也是最容易发生腐败、滥权和侵权的权力。行政权的强大及其对公民切身利益产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使得行政机关成为国家机关中最为活跃的权力部门。通过电子政务,公众可以获取政府信息,政府可以向公众公开办事程序,有利于增加政府运作的透明度,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同时,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为公众提供友好的访问界面以及丰富的服务内容, 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做到政务公开。
  1.3有利于实现行政管理从中心政府到公民的转变
  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典型的“政府为中心”模式,不良行政现象不可避免,公共行政也面临合法化危机。鉴于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均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和公民诉求,扩大公民参与、保障公民权利,实现政府管理从以政府为中心到以公民为中心的转变。通过开展电子政务工作,广泛吸收公民参与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立法、行政决定、行政执行等过程,充分尊重公民的自主性、自立性和创造性,承认公民在行政管理中一定程度的主体性,强调互动、协调、协商和对话的行政程序和制度。
  2.创新政府管理的电子政务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现代行政文化的积极支撑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以封闭停滞的小农经济为根基,以封建官僚为载体,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其基本特征是政治与行政一体化、行政伦理道德化、行政人格化和权威化。这种行政文化的影响力极为深远,并积淀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仍然极大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影响力不可能即刻消除,电子政务在中央和省部级层次获得了较大的共识与推动力,但在许多基层却“遇冷”。比如说,在一些基层政府,动则以“信息不存在”“影响社会稳定”“涉及国家秘密”等理由,拒绝提供,或者干脆拖延,甚至不予答复。可见,在传统文化与逐步成长的现代行政文化的共同作用下,政府管理创新从根本上缺乏现代行政文化的积极支撑。
  2.2重电子、轻政务的问题
  在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中,重开发,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重网络建设、轻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会发现,在一些政府网站上,只介绍政策法规、联络方式等静态信息,政府新闻发布占据主要地位。而表格下载,网上申请等为公众带来更多价值的在线服务寥寥无几,这会形成“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电子无政务”的尴尬局面。
  2.3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管理薄弱的问题
  电子政务实施当中要有足够的资金的投入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网络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实施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的建立网络系统,政府机构多,部门多,不可能一下就能建设成功,而是一个长期实践和摸索的过程。不仅仅要在初期建设中认真,在建成以后对信息网络的维护以及管理,软件的升级等方面都要进行资金的支持来保证系统的正常和高效率运行。可以这样说,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政府的创新就和电子政务紧密联系到了一起,现代的行政要求成本要降低,过程要规范,要公正,效率要高。所以,为了确保政府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各级部门要把这个经费列出来,从而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3.发展电子政务以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分析
  3.1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
  电子政务在建设过程的工作当中,最重视的是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却忽略了管理层以及业务人员的培训。在国家政府的管理中推行电子政务,我国公务员的思想认识、知识水平以及技术水平和应用技能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果国家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很高,那么电子政务的建设就比较容易实现,所以说,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更新国家公务员的知识水平,加强培训公务员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提高国家公务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我国政府各级部门要大力来培养复合型的公务员,从而解决在电子政务建设当中人才匮乏的问题,实现有效的技术管理和人才管理。
  3.2“政务”与“电子”并重
  电子是为政务提供服务的。技术标准同意能够解决互联和互通的技术问题,但是要想真正实现互联和互通,这就需要贯彻电子政务管理的方针。提高电子政务的水平的关键问题不是技术,而是对政府和公共管理行为的研究以及逐步加深,要紧紧围绕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众满意度,在保证政府的决策和增强综合国力方面下功夫。我们不仅要重视电子政务技术的标准,还要重视对政务工作的量化研究以及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部分政府管理工作项目和工作缓解标准化,实现政府管理过程的透明化以及非人格化。
  3.3解决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管理薄弱的问题
  电子政务实施当中出现的系统运行管理薄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不足,不能适应信息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有一个长期的规划来实践和摸索建成对信息网络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实行降低成本的计划,规范和公正的确保政府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彻底解决运行管理薄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怀青.电子政务视角下的政府管理创新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陈牛.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4,07:5.
  [3]张彰.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管理创新[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03:28-3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