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方向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4-13 03:43:56 归属于电子论文 本文已影响45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 要:本文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现状着手,首先分析了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改革;实践 一、引言   受IT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逐渐成为高校招生和办学的热门专业。一段时间以来,办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各地高校形成一股风气,各类各级高校不论条件如何,均设有计算机专业,导致计算机在校生的规模极度膨胀,已成为全国在校学生最多的专业之一。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每年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IT企业又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究其原因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出了问题,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学不能致用、质量不高,不适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这个问题在国内大学相当多的计算机专业不同程度的存在。本文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认为要转变这种局面就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最直接关键的就是改革目前的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启发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实践和应用中掌握知识。 二、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条件的不断提升,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具体体现在: (一)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在我国各大高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有自卑和畏难心理,而这种差距难以通过传统的刻苦和用功进行弥补。部分来自大城市或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对电脑接触早,他们在计算机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比较高,个别学生甚至超过了部分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基础和参差不齐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能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需求   为了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方面要兼顾学生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一来,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有了较大的比重,而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导致的结果就是因学生基础知识、自身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差异,一方面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不好,另一方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应用性课程因没有教学计划而学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心理阴影和对学生的抵触情绪,同时也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学生上机实践机会很少   由于我国有些高校存在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不足以及观念跟不上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即使部分院校开设了各类实验课程,但由于没有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实践氛围,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措施与标准,导致学生与教师片面地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四)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师资多数属于教学型教师,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差、科研水平不高的情况。由于很多高层次的计算机人才流入了国内外的工作待遇优厚的企事业单位,导致了高校高水平计算机教师缺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课的质量,教师亦无精力投入于科研及本身业务的进修和提高。其次,多数教师没有项目制作、程序设计等“一线工作”的经历,也就很难将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真正与实践结合起来,而将企业单位中的工作经验穿插在课堂中教授给学生也就无从谈起。 三、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教学应该覆盖包括: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第二课堂等各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实践教学必须保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自行设计、自主完成的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相对于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创新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己经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质量的需要。计算机及IT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非常迅速,学校要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上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   不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把实验教学逐步从理论课教学中独立出来,统筹协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建立实验教学中心,强化实验教学。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对教学过程中各个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实验,取得一定的进步:   1、课程验证性实践环节:对于本专业重要基础性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课程采用小班授课,实践环节采用边学边练的实验室教学方式,用实践环节进行教学,不区分理论与实践教学。整个教学环节都在实验室进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习过程更加直观。   2、课程综合设计环节:将相关紧密课程进行综合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给出题目和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实践环节实践,减少重复内容,更能锻炼学生综合的问题思考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答辩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习环节:通过校内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习环节,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甚至和师资支持,培养学生的市场创新能力;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和发展尽可能多的校外实践基地,争取即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出谋划策和培训员工,又解决学生校外实习困难的问题。   4、创新型实践环节:通过第二课堂、设计大赛和教师科研等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参加设计大赛或教师科研的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远远超过重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我们认为创新性实践环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5、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进行综合设计的重要的环节,我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题目新颖,能够体现计算机科学的新技术的应用;在指导过程中要细致,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毕业设计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二)改革考核方式,由知识点考核向能力和素质考核转变   考试制度的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计算机专业不应该仅有单一的理论课考试方式,针对专业实践性、工程性较强的特点,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实行实验和理论分别考核,实验考核不过关,相应学分也拿不到,甚至有些课程以实验考核为主。还可以通过认证考试等形式,引入第三方考核。这样做既可以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真正考察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便免了学生因死记硬背而失去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综合评价的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生综合评价的考核方式要采用了从德、智、体3方面,结合学生活动记录及奖惩等信息,对大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定量测评方法。测评指标计算公式为:S=0。2D+0。7Z+0。1T+F。式中为S为测评总分,品德素质定量考核指标成绩为D,智育素质定量考核指标成绩为Z,身体素质定量考核指标成绩为T,在校其它表现定量考核指标成绩为F(又称加减分,奖为正数,罚位负数),0。2、0。7、0。1为加权系数。另外,为了更全而、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素质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对加权系数可以进行设置初始化。   品德素质定量考核指标成绩:采用民主评议和辅导员评议相结合的办法。   智育素质定量考核指标成绩:按学期计算,智育成绩是本学期所有课程成绩的平均分。所有考试成绩均折合成百分制进行计算。   身体素质定量考核指标成绩:按体育课成绩和身体素质达标测评成绩。   在校其它表现定量考核指标成绩:根据学校及院系的有关规定,记录学生在校的表现,如实践活动、创新活动、科技竞赛活动及其它业余活动和奖惩情况,以课程的方式统一标准进行加分和减分,以实现定性和量性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四)教师的培养   要实施新的教学方式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面向目标教学内容的精练和组织、大作业和小项目的设计等,都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方向,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这些能力正是大学教师所欠缺的。例如,在地区性大学特别是边疆地区的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很少参加科研工作的问题,即使主观上有教学改革的愿望,客观上也很难达到要求。因此,要想取得明显的教学改革效果,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关注青年教师,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   从近年来教师考核的情况和学生的反映来看,教学同时又从事科研与开发的教师与单纯搞教学的教师相比,不论是知识面、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意识、还是教学效果,前者都明显优于后者。许多教师在从事科研和开发时,还将课题结合到学生毕业设计或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去,也吸收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这种教学与科研开发的紧密结合,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好现在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现有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课程进修,如参加教育部和教指委举办的课程进修班、IBM和ORACLE等公司举办的系统软件和软件工程与软件工具培训学习班;鼓励教师参加科研项目、参与技术开发和参加学术会议。 四、结语   教学质量决定高校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深化。近年来,我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明显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今后我们的重点是创新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实践环节要进一步改革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马明涛,王丽芬,刘宝军.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 2008, (5): 144. [2]董卫鹏,胡鹏飞.高校IT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新城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110. [3]张莲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 (5): 58. [4]张霞.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福建电脑, 2008, (8): 197. [5]冷建华,胡烈山.地方性高校公共计算机教育现状的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 2008, (21): 106. [6]孙林.务实创新.开创课程改革新局面[J].中国当代教育思想,2006. [7]李莉莉,石忠.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福建电脑,2007,(1):39. [8]许建飞,朱向运.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1). [9]龙青云.基于人才供应链的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6):9-10. [10]韩红江.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对策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2004,(3)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