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特色建设,2024中职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4-12 22:24:14 归属于电子论文 本文已影响44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对操作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没有实际组网和管理网络的经验,就根本谈不上学好计算机网络这一专业。该文就如何建设好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1 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设

  近年来,各中等职业学校不断改革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工学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的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将中等职业教育由学校拓展到社会和企业,由课堂延伸到生产、流通、服务等各行各业,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实践的真实环境中,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 “零距离”对接。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强化素质养成,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不断深化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专业培养模式等将成为今后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的主要方向。

  中职学校应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进行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同时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工学结合考核方法和建立以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安全为重心的监控体系,由企业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中,采用理实一体的课程设置方式,鼓励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形式。并要求学生要取得有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以使学生在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了校企合作,使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通过“三个能力”的培养(基础素养和专业素养的训练形成学生的基本能力,校内外的专业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顶岗实习强化学生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符。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本人探索并总结出了“234”(2:二个融合即理论与实践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3:三项能力即基本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能力;4:四项保障(即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校本教材、教师团队)的专业培养模式,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与探索。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还不完善、不彻底,例如工学结合的教学效果还不明显、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加强、相关教学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等,这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进行建设和完善。

  2 专业课程的建设

  以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注重调动企业、行业积极性,深入企业调研,吸纳企业、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成“专业学习领域”、“基础学习领域”、“素质拓展学习领域”三大模块,着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构建“理实一体化、校内仿真实训、顶岗实习”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使之符合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突出职业能力,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组建课程改革教师团队,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对各专业课程进行职业调研、课程分析和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改革,根据岗位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内容,使课程改革与岗位需求互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整合和动态优化,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要求。

  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中,使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建成一批能体现岗位技能要求、职业经历、工作过程、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特色教材,采取专业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与行业发展相结合以及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在《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实训教材,以精品课带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建成并完善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应主干课程形成一套自编的校本实训教材。形成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板,对《网络技术基础》、《网络综合布线》、《局域网组网》课程,从内容上、学时上、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上做了内容的整合,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授课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相符,为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提供了依据。

  课程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包括内容的开放和技术的开放,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课程设计要留有必要的技术接口以备以后的技术升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改革人才质量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内评”与“外评”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突出学生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评价。

  3 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团队应由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学校应在“专业带头人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培养为重点,从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与引进、专业教师培养、兼职教师库建设等方面进行师资建设,通过校外考查、企业锻炼、行业培训等途径全方位实施,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挂职学习、参与教学研讨等方式,培养“双师型、行业专家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加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的组织领导,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习、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继续贯彻老教师帮新教师的制度,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努力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专家到我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

  确立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每年寒、暑假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全体教师、班主任分别进行专业素养、师德师风、教学方法和管理技巧等方面培训,注重实践培养,规定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用人单位参加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分期分批到兄弟学校对口支教等活动一个月 ,加强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力培养。此外,学校应鼓励教师撰写学术论文和教材、教参编写,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通过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下企业实践,吸纳企业能工巧匠,“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4 专业教学条件的建设

  根据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应建设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实训室建设紧紧围绕课程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引入模仿真实工作环境。突出“工学结合”,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一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合作,让企业参与到学校建设、教学计划审定、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并协助毕业生就业。

  校内实训室应包含计算机基本技能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网页制作实训室、图形图像处理实训室、音频视频实训室等,实训室中所有计算机均联互联网。同时,在软件配置方面应尽可能满足该专业的教学需要,安装相应的教学、管理软件。

  中职学校应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成区域内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可以开展区域内职业资格的培训与鉴定服务,为本地区岗前人员培训,再就业人员的上岗及转岗培训,为企业提供专业领域的技术服务。

  5 招生就业保障措施

  本专业定位于面向社会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和IT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熟悉网络技术相关国际通用标准,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实践技能,能从事企业网络构建、网络维护管理、网络技术支持以及网上信息发布的技能型人才,各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实行全员招生与推荐就业制度,始终把招生宣传和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就业带动招生,以招生促进就业,为此,应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以校领导挂帅,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牵头,计算机网络专业所属教研室负责具体实施的一套完整的就业服务体制。

  2)制定完善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主体由用人单位、毕业生二方组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方案,以此推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高。

  3)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跟踪管理体系,做好学生就业后的服务及指导。及时向企业和毕业生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妥善解决。

  4)搭建完善的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多场大、中型“双选会”,建立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5)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引导毕业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设就业指导系列课程、专刊、讲座,举办了毕业生就业教育动员会。还根据学生意愿,提供周到的咨询服务,帮助联系落实单位,使其顺利实现从学校到走入职场的转变。

  6)不定期地深入企业开展调查和指导,全面掌握毕业生的情况,为学校来年的教学及指导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6 小结

  对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的探讨能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水平,探索出一条该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并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建设思路引入到专业群的建设中,制定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并将具有优势的硬件资源共享,带动专业群的共同发展。这将对专业群的专业定位和新专业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培养起到示范作用,师资队伍的业务将更加精湛、双师素质更加优良,实训基地功能更加强大,也更加强化了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样,就能造就出一流的计算机网络技能型人才。

  作者:谢文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7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