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郡县论全文翻译,顾炎武的廉耻观有何现实意义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4-12 18:43:43 归属于电子论文 本文已影响43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摘要:“道统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概念,顾炎武通过对“道统论”的重新发掘,并结合经典文献,赋予了“道统论”学说新的内涵。顾炎武把其分为“先王之道”、“圣人之道”和“六经之道”三个层次来进行诠释,顾炎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并且对后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顾炎武;道;道统论   梁启超曾说:“大抵清代经学之祖推炎武”,又评价其有“‘筚路蓝缕’之功,不能不推顾亭林为第一”,“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个人”1。顾炎武学术成就被学界广泛肯定更多在考据、经世方面,而对于他学术中蕴含的义理阐述较少。顾炎武在讲考据的同时也在讲义理,尤其对先秦儒家经常阐述的“道”多有发挥,在宋儒“道统论”的基础上,更是建立了自己的“道统”学术思想。   一、中国古代“道统论”的形成   “道”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从先秦诸子到清朝晚期,很多学派和学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2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   儒家学派对道也有自己的解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3,“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4。郑玄注:“道,多才艺者。”4   在继承先秦儒家学派对道的论述的基础上,后世的儒家学者逐渐构建了“道统”体系。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5   继承孟子的思想,韩愈说:“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6后来朱熹说:“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继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颜氏、曾氏而得其宗。及曾氏之在传,而复得孔子之孙子思……自是而又在传以得孟氏。”7至此“道统论”体系最终完成,并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8。   二、顾炎武对“道统论”的诠释   顾炎武总的学术思想根源是来自先秦儒家典籍,他着重从先秦儒家经典的角度对“道”和“道统论”进行了重新解释。   (一)提倡先王之道   “先王之道”是古代儒家典籍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如“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9《孟子》中也有“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可见“先王之道”是上古先王综合运用礼、乐、仁义、孝悌等原则来治理国家方法,以求达到政通人和的目的。董仲舒说:“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10虽然这种美好制度多少有些幻想色彩,但此后的帝王多把实现“先王之道”作为目标,即“守文之君,当涂之士,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   顾炎武提出只有恢复“先王之道”,才能扭转明末政治昏暗,群臣的互相倾轧以及社会混乱的景象。而由谁来推行“先王之道”则是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顾炎武认为儒者和生员应该负起责任。他说:“国家之所以设生员者何哉,盖以收天下之才俊子弟,养之于庠序之中,使之成德达材明先王之道,通当世之务,出为公卿大夫,与天子分猷共治者也。”11   但是现在儒者们却沉浸于科举之中没有起到推行“先王之道”之责,所以顾炎武首先认为应该改革科举制度。顾炎武对科举有较深的认识。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先后在科举考试上白白浪费了十四年的光阴12。他看到了当时学人不求学问,只求功名的现象。他说:“凡今之所以为学者,为利而已,科举是也。”面对这种“孔孟之道”不行的世风,顾炎武发出了“废天下之生员而政府清             

废天下之生员而百姓之困苏,废天下之生员而用世之材出”13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虽然这种思想在当时无法实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顾炎武希望恢复“先王之道”,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的愿望。   其次,顾炎武提倡“先王之道”反对“小人之道”。他说:“唐书载尚书左丞贾至议曰:‘夫先王之道消则小人之道长,小人之道长则乱臣贼子生焉。’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渐者何谓?忠信之陵颓,耻尚之失所,未学之驰骋,儒道之不举,四者皆取士之失也。”13“小人之道”盛行的根本原因是“儒道之不举”。   最后,顾炎武认为只有“先王之道”得以实行,“儒道”才能发展和昌盛。顾炎武认为“先王之道”只有依靠儒者才能传承。因此他说:“周、程、张、朱五子之从祀,定于理宗淳佑元年。颜、曾、思、孟四子之配享,定于度宗咸淳三年。自此之后国无异论,士无异习。历元至明,先王之统亡,而先王之道存,理宗之功大矣。”。这里顾炎武肯定了“周程张朱”,“颜曾思孟”等人对“先王之道”传承的贡献。   (二)圣人之道   儒家把尧、舜、禹、周公、孔孟等人尊称为圣人,而后世学人们只有尊崇“圣人之道”才算真正体会儒家的内涵。历代大儒把“圣人之道”看得极为重要,如《礼记·中庸》载:“太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14这里赞美“圣人之道”的伟大,是世界万物的发源,并把它和天等同起来。   顾炎武也看到了“圣人之道”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经过宋代以来理学的改造,“圣人之道”已经湮没无闻。他说:“试问百年以来,其能通十三经注疏者几人哉?以一家之学,有限之书,人间之所共有者,而犹苦其难读也,况进而求之儒者之林,群书之府乎,然圣人之道,不以是而中绝也。”顾炎武认为由于儒家经典的逐渐增多,最初的西汉六经发展为唐宋的九经,最后清朝又扩展为十三经,使得学者要想读通这些经书是不可能的。因为经学的日益繁多,人们无法尽读,这就间接导致学者都空谈成风,干脆放弃了研读经典,从而使得“圣人之道”“中绝”。   为了恢复圣人之道,顾炎武从“体”、“用”、“文”三个层面入手。   第一,关于“体”的方面,顾炎武认为,要达到“圣人之道”,对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也有要求。他说:“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已有耻。”提出了在学术方面要做到博览群书,在个人行为上要有羞耻之心。要想达到圣人,就是对待自己要以“忠”为标准,对待他人要以“恕”为准则。即“自其尽己而言,则谓之忠,自其及物而言,则谓之恕。”当“行有不得者”时要“反身修德”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15就“可以入圣人之道矣。”   第二,关于用的方面,顾炎武提出要想达到“圣人之道”的标准,还要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和体会。他说:“圣人之道,未有不始于洒扫应对进退者也。”“夫子之道,不离乎日用之间。”顾炎武去除了圣人之道的神秘性和神圣性,让人感到圣人之道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只要每个人从洒扫应对进退等小事做起就能达到圣人的标准。由此他认为:“圣人之道,所谓备物以致用。”   最后关于“文”的方面,顾炎武认为,要想恢复“圣人之道”,就要抛弃后人添加的经书而只求诸于六经。所以他补充说道:“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尚其占”。《易经》中蕴含着“圣人之道”,而要想明晰其中的道理,就要“以《诗》《书》执礼,而《易》之为用,存乎其中,然后观其象,而玩其辞,则道不虚行,而圣人之意可识矣”。顾炎武最后把全部“六经”都囊括进“圣人之道”中来。   以上顾炎武的思想正和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观相符合。《庄子·天下》说:“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16后来这一思想为儒家继承,特指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内圣”,就是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就是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内圣外王”指的是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是人格理想及政治理想两者的结合17。顾炎武提倡的对内要“忠恕”,“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对外要“洒扫应对进退”,“备物以致用”。正是继承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体现。梁启超说:“‘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

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所谓古人之全者即此也。”18   (三)六经之道   顾炎武很尊崇“六经”,他认为孔子之所以被称为“素王”可以与上古圣王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相媲美,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删述了“六经”。他说:“孔子之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于水火之心。”又认为“六经”集中了上古圣人的所有智慧,后人不需要进一步加以创造发明,只要明了“六经”的含义就可以了。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而孔子之圣,但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是故六经之业,集群圣之大成,而无所创矣。”   虽然“六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但在流传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到了董仲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六经”才重显于世。顾炎武在诗歌中描述了“六经”由“绝”到“盛”的过程。他说道:“微言既以绝,一变为从横,下以游侠权,上以刑名衡,六国固蚩蚩,汉兴亦攘攘,不有董夫子,大道何由明,孝武尊六经,其功冠百王。”19   明代学风空疏,人们多不习“六经”。江藩在《汉学师承记》中不由感慨道:“有明三百年,四方秀艾,困于帖括,以讲章为经学,以类书为博闻,长夜悠悠,视天梦梦,可悲也夫!”20顾炎武身处于那个时代,他尖锐地批评明代的学者不读经典,读书只是为名而已,“为文辞著书一切可传之事者,为名而已,有明三百年之文人是也。”顾炎武指出明人乱改经书,他说:“三代六经之音,失其传也久矣,其文之存于世者,多后人所不能通,以其不能通,而辄以今世之音改之,于是乎有改经之病。”最后顾炎武感叹人人不识“六经”,使得孔子之道无法施行,“尼父道不行,喟然念泰山,空垂六经文,不覩西周年”。   顾炎武提倡回到经典中去发掘古人之意。他认识到,通过对“六经”的研读,在上可以与先秦儒家的“圣人”、“先王”思想相沟通,在下可以作为自己建立学术体系的立足点。顾炎武正试图借助于“道”的内涵和外延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而“六经”正是汇通“道”与“学”的关键。从此顾炎武便开创了后世乾嘉学派以“六经”为本源的学术路径。   三、结论   “道统论”最初从孟子开始就构建的儒家正统学说,最终由宋儒发扬光大,占据了从宋至明的中国古代思想界的主流。到了清代,学术风气为之一变,清代学者有感于明代政治的腐朽,纷纷认为是学术上的空疏之气导致了这一结果。因此清代学者纷纷对宋明理学加以批判,由此清代考据学风成为了学术界的主流,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学人,形成了乾嘉考据学派。由于清代学人对宋明理学的否定,使得“道统论”也失去原来的地位,逐渐不被人们所提及,但它的影响犹在,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虽然顾炎武也反感宋明理学的学风,但对于宋明理学的优点也加以吸收与改进。正是受到宋明理学的启发,顾炎武从先秦典籍中挖掘并重新阐述了“道统论”学说,借助儒家传统的“先王之道”、“圣人之道”和“六经之道”,赋予了“道统论”以新的内涵。顾炎武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并且对后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中国书店,1985:5253.   [2]王弼.老子注[m]∥诸子集成: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14.   [3]阮元.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171.   [4]阮元. 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1700.   [5]焦偱.孟子正义[m]∥诸子集成: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 608610.   [6]马茂元.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8.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15.   [8]郭莹.中国文化讲习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50354.   [9]阮元.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5338.   [1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499.   [11]顾炎武.亭林文集[m]∥四部丛刊:第8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80.   [12]清史编委会.清代人物传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53.   [13]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四部丛刊:第6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312.   [14]阮元. 十三经注疏:礼

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5]刘宝楠.论语正义[m]∥诸子集成: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263.   [16]王先谦. 庄子集释[m]∥诸子集成:第3册. 北京:中华书局,1954:216.   [17]汤一介.反本开新:汤一介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9.   [1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2.   [19]顾炎武.亭林诗集[m]∥四部丛刊:第84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9:50.   [20]江藩,漆永祥.汉学师承记笺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5.   (责任编辑文格)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电子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