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商业银行跨境融资业务发展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12 17:29:53 归属于银行论文 本文已影响8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摘要]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持续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稳增长”政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和自贸区战略,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由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资本项目全方位开放,由吸引外资到“引进来”、“走出去”并重,中资银行应积极把握机遇,紧跟变化,加快发展跨境融资业务以助力企业跨境贸易。

  [关键词]银行;跨境融资;产品;应用

  一、中资银行跨境融资业务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一)新时代创造新机遇

  1.全国外贸稳定向好,开放格局不断完善。伴随疫情影响消退,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外需改善,RCEP及中欧投资协定落地,全国进出口保持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深。2021年1-3月,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8.47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实际利用外资3024.7亿元,同比增长39.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增幅达21.4%、22.9%。2.国内企业全球经贸合作参与度加深,“走出去”规模壮大。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和国内开放的加快推动,国内企业加速“走出去”,境外企业持续“走进来”,在全球范围内完善产业链,布局销售网络。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企业超过4万家,我国企业参与的境外经贸园区超过100家,其中20家为商务部认可的典型示范园区。世界各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深度融合,对银行跨境金融业务发展带来契机。3.监管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银行跨境金融契机频出。央行、外汇局适时调整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试点外债便利化、支持自贸区等特色区域的金融创新等,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便利,多渠道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多变、汇率波动加大背景下,人民币跨境双向使用保持增长,海外融资利率也较低,波动的市场为银行跨境融资业务提供了获利机会。4.中资银行实力增强。100多家中资商业银行上榜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全球银行1000强、全球银行品牌500强等名单。中资银行在参与全球金融市场过程中,不断加大海外投资及全球业务布局,目前中资银行在境外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分支机构达1220多家,足迹遍布全球六大洲近7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主要金融中心。中资银行全球金融网络的构建对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融资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二)新形势面临新挑战

  1.国际经贸格局持续调整。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压力不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国际贸易、投资和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深度调整,预计短期内较难恢复到正常水平,中美关系难以回到过去,并可能再度面临欧美联合压力。2.政策监管及制裁合规压力加大。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放宽资本项目管制,便利贸易项目办理,对银行外汇政策执行能力、制裁合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全口径跨境融资规模的变化,2020年底,人民银行及外管局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下调至1,象征管理层利用政策工具控制全国外债规模,跨境融资业务有收紧的趋势。中资银行需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不断解决新问题,寻找跨境融资业务发展的机会。3.收入空间遭受多重挤压。一方面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利率持续下行,美元一年期Libor由3%一路下行至0.3%,另一方面离岸人民币价格持续攀升,目前境外分行6个月人民币平均报价3.0%、1年期3.3%。美元利率维持低位,人民币境内外价差收窄,跨境融资产品中收空间锐减;叠加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趋同,银行对客议价能力被持续削弱。

  二、跨境融资产品运用

  (一)融资类跨境融资

  一融资类跨境融资产品属境内银行表内信贷业务,一般由境内银行直接对企业提供融资,联动境外机构提供资金支持。1.境内外联动代付业务:指境内银行为解决企业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需求,向境外银行融入资金并委托其将资金支付给贸易合同约定用途的受益人,是境内银行利用境外资金渠道为企业提供的贸易融资服务。该业务属于表内信贷业务,对于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等贸易种类产品均可适用,流程简单,操作简便,在传统进出口公司中应用较广。企业通过该业务可获得境外较低成本的融资资金;对银行而言,在境内银行放贷资金头寸较紧时,可利用有效境外资金解决问题,支撑银行表内资产规模,同时还可从境外行获取推荐费收入。2.国际商业转贷款:在境内客户因生产经营周转需要向境内银行贷款时,境内银行向境外分支机构融入资金,利用境外资金向境内客户放发贷款的跨境转贷产品。此为近年创新产品,同样属于表内信贷业务,较跨境联动代付业务在业务及客户范围上适用面更广,境内银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流动资金贷款时均可使用境外资金办理转贷款,转贷款不需占用企业外债额度而是占用银行自身的外债额度,客户不再局限于传统进出口企业。除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之外的境内企业均可通过该业务可获得境外较低成本的融资,有助于拓宽境内银行融资渠道,提高联动业务融资效率,降低境内企业融资成本。3.跨境直贷:跨境直贷业务的前提需要境内银行对境内企业进行全球授信,境外分支机构切分使用企业在境内获批的授信额度,境外联合境内分行,在企业因正常生产经营有融资需求时银行可直接占用全球授信额度提供贷款。跨境直贷应用灵活,可以根据客户、资金等情况灵活匹配,既可以境内分行贷给境外客户,也可以境外机构贷给境内客户。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规定,企业办理跨境直贷业务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外汇局办理跨境融资签约备案就可以。此业务最早由中国银行创新办理,使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境外低成本融资的政策红利。目前在境外分支机构设置较多的各大商业银行陆续开办该业务,可有效解决客户融资需求、节约企业融资成本,还在境内银行无经济资本占用的情况下,带来了存款沉淀、中入增长、跨境业务量及等多项收益,通过境内外联动合作的高效性与创新性,为银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实现银企双赢。图3跨境直贷业务流程

  (二)融信类跨境融资

  融信类跨境融资产品属境内银行的表外信贷业务,通常由境内银行承担企业的信用风险,对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信用担保支持,境外银行凭境内银行的信用担保对企业进行融资。1.跨境风险参与业务,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借助境内客户的外债额度引入境外低成本的本外币融资。即境内银行接受企业的融资申请,承担客户信用风险,作为发起方邀请境外银行参与联合为境内企业提供融资,该业务由境外银行向境内企业直接提供融资,境内银行对企业的融资承担第二性保付责任。贷款业务到期后,境内企业直接向境外银行还款。该业务可提供多币种融资支持,企业只需有真实贸易融资背景及融资需求均可办理。属境内银行的表外融资产品,不受表内贷款的利率定价、规模等限制。适用于希望获取境外低成本资金的各类企业。图4跨境风险参与业务流程2.融资性涉外担保业务,由境内银行占用境内企业的授信额度,应其申请对其融资行为提供银行信用的担保,此担保以开立涉外融资性保函(或备用信用证)形式体现,担保的受益人是境外银行,境外银行根据担保约定的条件为被担保企业放发贷款。当借款的企业(债务人)在贷款到期时没有能按约定还款时,由提供担保的境内银行为其向境外还期。最初境内担保+境外贷款的融资方式项下借款人只限于境外公司,2016年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实施,外资企业借外债取消投注差要求,有融资需求的中资企业也可以借外债了,随后汇发[2016]16号、银发[2017]9号、汇发[2017]3号文相继发布,外债资金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境内企业跨融资额度进一步扩大,政策逐步放开,境内担保+境外贷款的融资方式借款人放开至境内、外企业,根据借款主体区别银行推出了内保+内贷/外贷产品,进一步拓宽境内企业的海外融资渠道。

  (三)联动组合类跨境融资

  随着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利率市场化,跨境融资业务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客户群体从外资外贸客户延伸至中资内贸的客户,中资银行的跨境融资业务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产品匹配客户需求,而是根据客户多元化需求提供内外贸、境内外一体化综合服务,通过境内金融同业合作及与境内外分支行的跨境联动,创新多品种组合类的跨境融资产品。1.国内证福费廷资产跨境转让。银行信贷资产的跨境转让是境内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约定,将其前期投放现正持有的信贷资产转让给境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达到尽早回笼信贷资产资金的目的。中资商业银行在20世纪末已开展外币的国际信用证福费廷跨境转让业务。2013年人民币银行银发[2013]168号文发布,对境内银行资产跨境转让业务放开,但此时资产转让只限于人民币的贸易融资。随着政策和制度逐步放开和完善,境内信贷资产跨境转让的资产范围和试点区域不断扩大,在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量加大,境外人民币资金价格走低,境内信贷规模趋紧的背景下,国内信用证项下福费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发展最为迅猛。国内证福费廷资产跨境转让是由国内的信用证项下融资+跨境信贷资产转让两部分组成。首先境内银行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无追索权的买入企业以国内信用证方式结算并经过银行承兑的应收款项,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便利;之后境内银行再将自持的已买断的福费廷资产以转卖或风险出让的形式转移给境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其实质是国内贸易背景的信贷资产跨境转让。目前该业务主要上海临港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浙江宁波自贸区等全国六个自贸试点片区的银行办理,可转让资产为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和风险参与资产。该业务可以有效利用境外市场便利和资金价格优势,实现多方共赢。境内银行借助该产品可优化管理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通过将未到期的信贷资产转移至境外,降低经济资本占用。尤其是在近期境内信贷规模趋紧的情况下,银行通过该产品释放出信贷规模,对更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投放贷款,可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还可利用境内外资金价格差异,降低资本成本,为企业节约融资本成本,增加银行中收渠道。境外金融机构则得以丰富了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种类,拓宽跨境人民币双向流通渠道,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实例应用:某企业是境内基础化工品企业,企业通常与上下游交易对手采用银票结算,方便又快捷。2021年以来Shibor及银票贴现价格显著上涨,人民币信贷规模持续紧张,行业内客户银票贴现受限、成本激增。银行建议客户转为国内证结算并办理自营福费廷业务,但当时境内市场上一年期的自营福费廷价格最低为3.8%。与此同时,某海外分行有部分人民币优惠资金,一年期仅3.2%,显著优于境内同期人民币票据价格。融资方案:境内银行为企业办理国内证项下自营福费廷,对客综合报价3.8%。在自营福费廷落地后立即通过风险参与形势将资产出让至境外分行。通过与境内外分行联动,化解银行表内规模限制困局,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企业交易资金成本,增加人民币跨境流量和银行收入的增长。2.银行跨境联合贷款。近年,国家持续出台“稳外贸、稳外资、稳增长”政策,“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资本项目逐渐开放,跨境投资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中资企业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增强对海外的投资并购、基础建设、工程承包等项目市场开发,其相关投融资需求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融资。走出去企业的海外重大项目具有单项投融资金额大、跨国交易程序复杂、当地法律政策专业性高的特点,银行在与其合作时区别于传统基于单项业务的单家银行业务合作,多会采取境内外多家银行联合贷款提供融资服务。一般会由境内一家银行(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总部牵头,联合境内商业银行及其境外分支机构,通过协议约定各自的功能分工、份额占比等,采取多融资产品组合的方式共同为企业项目提供项目评估、资金调拨、法律咨询、融资方案制定等一体化跨境联动融资服务,以实现企业服务体验最优,银行协同效率及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三、中资银行跨境融资业务发展建议

  (一)把握政策机遇扩大跨境融资合作面

  中资银行应把握跨境贸易资源丰富,全球产业链完善,国内外企业加速“走出去”、“引进来”、资本市场开放的政策机遇,支持优质外贸企业、主动对接企业总部,跨境联动外资跨国企业营销,抢抓行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境外经贸园区和境内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开展跨境投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合作。

  (二)建立协同高效的联动营销服务体系

  发挥中资银行总部在跨境融资营销的统筹协调和“总对总”营销职能,总行主管部门牵头协同联动产品、资源保障部门和境内外各级行,牵头推动本外币一体化、跨境人民币、境外机构等统筹管理,进行境内外联动信息共享,实现营销信息“一点接入、全球响应”,形成总体策划、共同推进的“1+N”联动营销联动营销机制。

  (三)丰富跨境融资产品种类,鼓励创新用新

  中资银行应结合境内外机构业务需求,加快创新研发差异化跨境融资产品,将产品嵌入银行的综合产品体系,形成丰富的融资产品组合,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

  (四)提升银行内部政策资源支持保障

  落实差异化支持政策,对境内外联动的重点客户和项目,全面落实全球授信,对企业整体授信时充分考虑境内外机构跨境业务授信需求,实现对企业全流程服务的信用支持。对重点客户和项目的跨境银团、跨境直贷等业务统筹匹配专项资金头寸,保障资金信贷规模,融资定价实施差异化授权。

  (五)严守风险底线,确保合规经营

  建立境内外银行机构一体化风险协同管理,境内银行总分联动、分分协同、全行一体化合规管理的风控体系,加强反洗钱监测,强化国际制裁合规管理。加强境内外风险情况的协同共享,强化境内外机构风险政策协同和风控协作,对业务联动中出现的风险隐患,联动各方共同制定风险化解方案,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范洋.构建本外币一体化外债管理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2019(6):50-54.

  [2]刘炜.境内外银行联动下企业跨境融资模式分析[J].金融经济,2017(20):75-77.

  [3]叶海生.深化改革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J].中国外汇,2021(1):42-44.

  [4]张明生.商业银行创新联动支持中资企业跨境并购[J].投资与创业,2019(9):7-9.

  [5]方斐.跨境融资发力实体经济[J].中国外汇,2020(Z1):46-48.

  作者:陶建华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

返回银行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