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与艺术创造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22 17:04:15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150 我要投稿 手机版

       

  【摘要】2019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出台指出,加强高校艺术社团建设,加大从普通在校生中挖掘、选拔、培养艺术团成员力度,带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学校艺术实践活动要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本论文积极引导大学生在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和创造,以高校大学生审美实践为角度进行审美体验与创造的探究。

  【关键词】美育;大学生;审美

  一、美育艺术实践的内涵

  “高校美育即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通过加强个体对各种自然美的感受、艺术美的鉴赏和社会生活美的实践,提高人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心态、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①“审美实践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感性发展,实现审美情感教育,从而促进完整人格的形成。”②高校大学生课外审美艺术实践包括审美体验和审美艺术创造两个环节,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及感性能力,即感觉、知觉、情感、想象能力的提升,综合体现为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大学生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审美体验分析

  高校大学生课外艺术实践审美体验体现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产生强烈的体验感,获得一种极大的审美享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文化的审美构建。高校美育实践活动蕴含于校园文化之中,其中包括校园生态环境构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美好校园环境的建设可以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大学生“以美成人”的人格信念养成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激发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追求。如今,更加提倡一种“体验式”的校园精神文化,即通过课外艺术实践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将文化精神融合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从而让大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养成健康人格。从具体实践层面来看,比如校园自然景观、建筑的规划和布置,校园文学艺术讲座、社团艺术实践、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主办都应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大学生的审美体验,获得具有美感的精神享受。第二,新媒体网络平台下审美体验的渗透。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给高校美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平台,一批具有美育艺术特色的“慕课”等精品课程、国家一流课程也不断成为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发展平台。比如大学慕课课程《品味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赏析》《戏剧艺术概论》《音乐鉴赏》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戏剧美学知识、艺术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对不同艺术美有了更多的审美体验和认知。一部部优秀的戏剧作品、一曲曲经典的民族歌剧选段让大学生感受到艺术美,传统艺术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以鲜明的形象滋养大学生的内心,全面丰富和拓展大学生的审美体验。第三,不同形式美的艺术体验。大学生课外艺术实践的审美体验有多种形式,正所谓世界上有许多美的事情,但需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大学生在美育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更好地对审美对象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体验、感受,从而获得一定的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比如自然美的审美体验,大自然有着天然的特性,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流可以让我们深入大自然的美好空间中,让我们的精神得到净化,思维得到开阔,通过自然美的审美体验可以感知和学习每一处自然景观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静态特征等知识,这样智慧能得到充实,性情能得到陶冶,身心也能获得愉悦。再比如艺术美的体验,艺术美是不同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结合审美理想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的美,它以“形象性”、“感性”、“典型性”的特色让我们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美有了更多的审美体验。“戏剧艺术美”可以通过戏剧讲座、课程中对艺术作品的画面、光线、音乐、情节等进行讲述而获得,结合不同剧作家的作品提升审美能力。“音乐艺术美”尤为受到大学生的热捧,在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流派风格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高超的表演艺术获得审美享受,在语言美、声音美的艺术形式中感受中西方音乐的表达风格和样式,提升审美能力。

  三、高校大学生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审美创造分析

  “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理论学习,二是艺术实践活动”。首先,艺术及表演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表演及美学原理和知识,包括美的特征、美的内容和形式美及美感的特征、形态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审美积淀后,大学生就会萌发一定的审美理想和愿望。“审美理想是人们创造美的蓝图,构成美的心理动力。”③在审美理想的指引下,大学生在内心中确立审美愿望,以此激励自己进一步进行审美创造。其次,戏剧表演的训练。高校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可以推广戏剧表演课。大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烈,通过校园社团、课外活动对经典戏剧比如话剧、歌剧、音乐剧的片段进行排练和表演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完善人格素养。大学生为了塑造好戏剧角色,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课下会查找戏剧资料、体验生活、揣摩戏剧人物角色,通过这样的表演实践训练,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加深了,审美创造性也就大大地增强了。最后,鼓励大学生进行艺术审美创造。艺术审美创造可以说是审美实践的高级阶段,包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感知与体验,是高层次的审美实践。比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可以在音乐剧、舞蹈、歌剧表演和影视制作等方面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根据自身的审美趣味和能力进行,可以是文字创作如戏剧剧本写作,也可以是表演创作如歌舞剧表演等。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可以加深审美体验,提升审美修养,为下一次的审美创造奠定基础。

  四、关于大学生艺术审美实践的相关建议

  第一,艺术美的审美实践。“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艺术作品的欣赏,就好像杜甫的两句诗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艺术欣赏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的素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④高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通过“高雅活动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的举办,学生可以直观地欣赏到艺术家的高水平表演,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艺术审美鉴赏力。比如由著名锡剧王子周东亮领衔主演的江苏锡剧大戏《大风歌》在高校巡演,让传统锡剧戏曲文化走进大学校园,让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锡剧有充分的了解,增长知识,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教师带领高校学生社团走进社区进行慰问表演,一方面发挥大学生的艺术特长,通过自编、自导作品进行舞台展示,提升审美创造力,另一方面让高校美育艺术活动更加多元化、丰富化,使得高校美育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和优化。第二,社会美的审美实践。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无处不蕴藏着美,社会美其实就是社会生活的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美即社会实践的美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美。”⑤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采用走向社会、走进社区等形式开展“文艺扶贫”等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艺术才能,将自身的艺术特长、文化知识、创新能力充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创造性的劳动美。“在这种劳动中,人把自身的聪明才智、人格力量投射到对象上,使之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人的生命价值的象征,当人对这一劳动成果进行观照时,除了因物质的满足而获得愉悦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从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而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⑥大学生在社会艺术实践活动中锻炼了才智,提升了审美思想品质,通过自身的劳动成果换来了审美期待和愿望的满足,这种实践行为充满美感,让自身的思想和行动达成“知、行”的统一,体现社会的进步美。第三,大学生自身美的强化。大学生的自身美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大学社团可以开展与社会礼仪、服饰相关的审美活动。比如“体育舞蹈社团”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好的身体形态,“社会礼仪社团”可以教大学生在穿着等社交礼仪方面如何展示身体美,这些实践活动对强化大学生的外在美有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内在美则比较丰富,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灵美、道德美、情操美、品质美进行有效的培养。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通过举办“戏剧展演(片段)”比赛,让每一个大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感;又比如通过中外优秀电影及传统戏曲文化等相关讲座的举办,让大学生在这些“隐性课程”的学习参与中提升知识修养,这样对自身的性格及思想道德情操等“内在美”的强化会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峥,周奕含.高校美育理论与实践路径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

  [2]王林毅,王威沫.美育与审美[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彭毅 刘蕊琪 张鸿锦 肖玲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