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质监事业发展调查汇报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1:01:29 归属于调查报告 本文已影响47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大力加强质监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动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

  适应新形势,明确质监队伍建设新要求。质监部门自省垂管近十年来,在省局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任班子和全市质监人的不懈努力,质监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各级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呈现出加快发展、求新思变的良好局面。但在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履行质监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人才观不强、结构欠合理、机制欠灵活;干部“干、说、写”能力即“三能”方面有差距,认识不到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意识不强;靠前指挥,破解难题能力不足等问题还部分存在,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干部队伍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适应发展需求,我们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要以德能勤绩廉为基础,以“三能两效”为导向,在全市系统内大力开展创建“能干、能说、能写,既能较好地完成岗位职责任务,又能创社会效益”的“三能两效”型干部队伍活动。

  能干,就是提高工作能力,能以新的思路,好的方法,实的作风,高的效率完成各项工作;能说,就是提高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能将事情说清楚,把道理说透彻;能写,就是提高分析调研写作能力,能写出主题鲜明、逻辑缜密、生动鲜明的文章。要求在能干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质监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性;在能说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质监部门社会形象和整体优势;在能写上下功夫,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队伍建设的实效。干、说、写三位一体,基础是较好完成岗位职责任务,前提是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目标是实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开拓新思路,探索质监队伍建设新机制。围绕“三能两效”这一更为具体、更为清晰、更为全面的队伍建设目标,我局确立了以争先创优为基础,达标升级为契机,“三能两效”为导向的总体工作思路,将“三能两效”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工程,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重点做好对正科级干部的监督使用力度、加大对副科级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推行对一般干部的培养激励力度,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积极推行六大机制:

  一是动态考核机制。实行科级干部的常态化、动态化、科学化管理,将全市系统科级干部尤其是县局班子副职的教育、监督和管理作为重点,制定实施了《加强常态化管理实行科级干部定期谈话汇报制度》,全市科级干部根据安排向市局班子定期进行书面和口头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履行职责、团结协作、率先垂范、破解难题、廉洁自律等方面。谈话汇报内容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在全面掌握干部工作思想动态的同时,锻炼了干部队伍的说写能力。

  二是轮岗交流机制。为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增强干部活力,提升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在全市系统试行了“干部原职务不变多岗位锻炼”工作制度,现市局与县局之间已有5人次进行了交流锻炼,实现了岗位互动的多向交流。通过为质监干部提供多岗位学习锻炼机会,使干部能力全面化、知识专业化,着力培养“三能两效”型复合人才。

  三是人才评价机制。以提升干部职工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激发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宗旨,制定下发了《市质监系统岗位能手评价办法》,从服务、管理、学习、宣传、办案和检测六个方面对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岗位能手评选,2007年在全市系统共评选产生55名“六佳”岗位能手并广为宣传,取得良好反响。广大干部职工切实体会到有创新才有回报,有贡献才有收获,有能力才有地位。

  四是激励创新机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出台了《市质监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管理办法》,在标准化、计量、质量、执法等领域在全系统开展评选和培养工作。通过建立工作责任制,要求各学科带头人制定工作目标及发展计划,组织学科研究并提交工作报告及成果评估材料,市局配套给于工作经费资助、优先提拔任用等激励措施,干部队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是教育培训机制。丰富培训内容,结合日常工作积极开展读“三报”(党报、质量报、公报)活动;结合队伍现状,加大岗位技能培训,如结合执法案卷检查,开展“三个一”活动(沟通好一个行政相对人、写好一份案卷、办好一个案子);举办以“解放思想、强化学习、提高素质、争做优秀科级干部”为主题的科级干部培训班与座谈会、开设领导授课、理论学习、军事训练、企业座谈、撰写论文等课程;开展“如何做好一名副职”、“我为科学发展献一策”主题征文活动等,重点对学员“三能两效”能力进行引导、培训和储备,提升各级干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六是聚才引智机制。加强工作前瞻性和系统性,构建实践平台,创办了《质量报告》、《质监信息》、《民评简报》等内部刊物,制定下发了《市质监系统信息调研宣传考评试行办法》,市局增设了质监研究室,组织开展全市系统政务信息的调研分析、编辑报送等工作,一年多来,市局已编辑刊物125期,全系统在市级以上媒体、市委市政府信息、省局政务信息共上稿500余篇,政务信息工作进入全省系统和市政府先进行列,开创了我市信息的新篇章。《质监信息》等刊物也得到了省局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为干部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去年以来,先后有24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同志走向了领导岗位。

  创造新业绩,谱写质监队伍建设新篇章。通过全市系统“三能两效”活动的深入开展,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人才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的“三项转化”,活动产生的“放大效应”逐步显现,广大干部职工思路上更加清晰,方向上更加准确,措施上更加具体,同时各级班子科学发展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队伍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质监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是促进了争先创优浓厚氛围的进一步形成。在各级党组强力推动和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下,以德能勤绩廉为基础、“三能两效”为标准的人才培养、评价、考核、使用机制在系统内得到广泛认同,一批“三能两效”突出、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突出的“三突出”同志得到了提拔任用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出管理、骨干和示范作用。干部职工以争创“三能两效型”人才为内在动力,以履行岗位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为基础目标,更以能在不同岗位上为事业发展作出自己积极贡献为最高追求,全市系统形成了你追我赶、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是促进了工作理念与思路的进一步更新。“三能两效”活动通过干说写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了队伍把握大局、敢为人先的能力,推动了理念与思路的更新,拓展了质监的发展空间。如市局在全系统积极倡导“服务第一、争创一流”以及“两多两少”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理念,策应省委省政府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准确把握重大项目带来的机遇,及时开展了对全市生产企业的质量状况普查与分析,实施了以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为切入点的工作思路;结合市委市政府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战略目标,市局提出2008年“质量三兴”、生产许可有证无证管理、基层又好又快建设、质监文化等方面十个方面突破课题并认真加以督查落实,着力为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服务。

  三是促进了质监第一要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贡献率和有效性,执行和落实是关键。我们通过脚踏实地去“干”,破解难题去“闯”,以身作则去“带”,严格制度去“管”,群众参与去“促”,维护经济次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职责得到进一步发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如针对全市70%以上的食品企业均为小作坊且大多分布在农村难以监管的现状,市局科学有效地推行了重心下移、分类管理、层级负责、量化考核、部门联动“二十字”监管模式,同时探索设立区域质监分局,有效加强了乡镇农村两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实现了三大安全平稳态势,2008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食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1%,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深入推进质量兴市、兴园、兴企。市政府出台了《市2008-20××年名牌产品培育规划》。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制定实施了《经济开发区质量兴区实施办法》,把质量兴区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天峰建材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被评为“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质量三兴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企业追求卓越质量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区域、行业产品质量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创名牌、争名牌的热情,今年全市又有2家企业2个产品申报国家免检、17家企业的20个产品申报了名牌;工业标准化进程步伐加快。标准是生产产品的唯一依据,市局把标准化作为提高全市质量总体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市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办法》等制度,确定了标准化工作目标、重点和考核标准,使标准化工作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举全系统之力对全市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了大规模的质量普查,截止8月下旬全市累计有生产加工企业5094个,在此基础上,确定将市经济开发区、广丰工业园区作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示范园区,以点带面,促进更多园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围绕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升级换代,积极帮扶省维东山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旋流器》标准项目上报国家标准计划,现已被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填补了我国该项产品长期没有国家标准的空白,增加了我市产品国际标准的话语权。

  四是促进了质监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把握大势才能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才能科学谋划。一年多来,我们认识市情,制定规划,采取各项举措积极提升事业发展水平,增强事业发展后劲。积极推进基层建设,开展打造新型基层单位活动,制定实施了《市质监系统基层局达标升级考核办法》、《市质监系统技术机构三年发展规划》、《市质监系统县级质检机构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基层单位实行分类指导与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基层建设的突出问题;设立全市系统食品和特种设备两大安全专项基金,充分调动了基层局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规范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按照省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要求,严格控制了基层局办公大楼的土建规模,广丰等三个县局共节约建设资金300多万元;县(市)局基本解决了历史欠债问题,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市局被省政府评为“人民群众满意的行政执法单位”,同时被省局评为“2007年全省质监系统先进单位”,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五是促进了调研成果的进一步转化。“三能两效”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各级班子和广大干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去年以来,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共收集调研论文130余篇,其中《弋阳年糕地理标志产品”后续监管》调研文章引起弋阳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以县长办公会形式专题研究;《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质量状况分析及对策》文章被市委办《每日要情》采用并主送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传阅;源县政府将扶持源绿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鄱阳、铅山、德兴、万年、横峰等县(市)主要领导高度评价质监局服务当地经济所作的贡献;特别可喜的是报送市政府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展情况》一文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实现了我市质监系统被国办采稿的历史突破,切实发挥了调研服务决策、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返回调查报告列表
展开剩余(